
孩童守護者!孩子=台灣100%未來
傅雲慶》拯救的不是一位孩子,是整個家族的未來!
2019/3/14
免開刀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治療動脈導管、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等、球囊導管或支架治療瓣膜或血管的狹窄) 川崎症 、心雜音 、 胸痛、 心律不整、 各種兒童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
【一顆小小心臟︱守護台灣未來的快樂】
人生的選擇,往往在一念之間,改變往後的生命藍圖。
身為全台兒童心導管權威的傅雲慶院長,從民國87年服務至今,正邁入第21年,創下的醫療紀錄不勝枚舉,但在孩子的畫筆下,那輕聲細語的傅醫師樣貌,就像家中寵愛孩子的溫柔老爹。你知道嗎?當年傅院長的第一志願本來是內科,而非當年火紅、第二志願的兒科。

年少在陽明大學當公費生的他前往花蓮玉里榮民醫院服務,快調回台北榮總當住院醫生時,有天清晨五點做了一個惡夢,夢中看到許多插滿管子的老人家充斥在急診室,看到他們無望的眼神,被一個很深的無力感所嚇醒並冒了一身冷汗,起來之後把第一志願改為兒科。
國一時剛好在春節發高燒,扁桃腺發炎化膿,家鄉的診所都關門,傅媽媽只好帶他搭乘公車輾轉到大醫院急診。沒想到年輕的值班醫生認為不符合急診條件,把母子二人趕了出來。他們失望的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回家找當地熟識的藥師幫忙治療。如今他已是知名的兒科醫師,回想當時他應該是得到鏈球菌感染,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有風濕性心臟病或腎臟炎的後遺症,只能說當時的急診醫師年輕沒經驗才會如此輕忽。
如今傅院長已是國際知名的兒科醫師,為了控管門診的品質,網路掛號會限制人數,但如果跑來現場求助者,他不忍心拒絕,常常連看十多個小時。而且許多病人互相介紹,他的心導管病人小至800公克的早產兒 (註1),大到92歲的教授。

傅院長提到一位五歲的病童體重不到15公斤,在新陳代謝科檢測許久卻找不到原因,後來被他診斷發現心臟有破洞。因此,院長特別建議爸媽,可以幫新生寶寶做自費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心臟病。另也提醒如果家中的孩子如有嘴唇發黑、運動易喘、胸痛,甚至暈倒等徵兆,應至兒童心臟科門診。
註1:持續挑戰生涯的傅院長,民國103年幫助一位當年亞洲最輕、1300克的早產兒,成功完成心導管手術!
下一頁看更多:孩子的尺度,打造迪士尼樂園般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