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與幽門螺旋桿菌的奮鬥史
林肇堂》用賺到的餘生,造福眾人!
2019/5/31
林肇堂醫師之專長為內科學、胃腸學、消化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內視鏡學、超音波術等。研究領域包括胃癌、幽門螺旋桿菌、胃腸內分泌學、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之流行病學、基因體、蛋白質體、生物標記、及海量數據(大數據)研究。
【杏林春芳|尋找掉落凡間的天使】
這場訪談像場有趣的讀書會,往事就像一部台灣的胃疾發展史,也因為他的性格本質,不愛安逸、喜愛挑戰新事物,在我們眼中不只是位醫生,也是擅長整合的策略家。
「沒有狀元老師,只有狀元學生。」林院長靦腆表示自己的成就,都來自學生。想培植更多優秀的新世代醫生,如同職業的本質-醫師,就是造福社會的職業,從過去至今笑談自己任務SLOGAN(口號)就是把 " 尋找掉落凡間的精靈 " 找他們來醫院、來學校,栽培下一代菁英,才是未來醫療的保障。

「這是我賺到的餘生,為什麼不繼續造福更多人?」直覺回答採訪組對他仍堅持在職崗的疑問。因為前幾年因意外檢查、發現癌症、手術成功後定期追蹤病情的林院長,始終對人生保持樂觀態度,開朗的個性,在中醫大附醫的大家長蔡董事長的慧眼與熱情邀請,促使他來到消化醫學中心服務。
【消化醫學中心|來當醫界的伊莎貝拉】
轉換生涯像個冒險家的林院長,從他的興趣可窺其一,熱愛旅行與電影,已遊完全歐、南美各國。在美國生活時也酷愛開著車到處跑,但對於目前的他,追求的目標卻是新賺到的生命階段、能積極做更多對的事物!
關於消化醫學中心的未來轉變,林院長耐性向我們解釋就是以"器官"當核心、發展出整合的全人的醫學中心,唯有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這種醫學中心等級,可快速達到一條龍的整合規劃,大幅升級醫療服務,替中部普羅大眾的健康未來,打下一顆強心劑,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目的就是讓民眾更容易享有優化後的全方面照護。
Q:一條龍化的醫療體驗型態是?A:就是從"個人"的預防醫學到疾病的早期發現→開刀至化療→免疫療法至安寧照護等, 因應不同階段的病友需求 ,整合不同專業團隊給予病友最佳的治療計畫

預計成為台灣第一個消化醫學中心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計畫項目包含引進國外尖端醫療技術,參與新藥研發(臨床試驗、採免疫及多重療法),治療消化癌症,並積極預防癌症發生與復發;與基礎醫學科合作,進行轉譯醫學及臨床醫學之研究,達到未來能成為國際性的消化訓練中心。在快速流動的數位年代中,迫使自身不斷交流與成長。
運籌帷幄的林院長謙虛表示是蔡董事長的眼界寬遠,讓他能全力執行,自己也想效法當年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的精神,任用許多優秀的冒險家醫師出航醫療之海。所以任職不久的林院長也大力鼓勵年輕醫生出國進修,更聘用狀元學生們來本院交流醫療觀點。
「人,才是未來的希望。」
當個播種手的林院長再次強調,新制度的整合之路不簡單,關鍵在於「人」,雖然他只是幫忙的角色,但決定做好的事情,必定不會輕易放手!如同他過去在巴塞隆納的哥倫布紀念碑下、帶著手下團隊許願,將把研究發表到全球優秀的醫療雜誌的意志,院長笑說希望還能來此地許願,也讓我們拭目以待本團隊與院長的嶄新計畫!

【編輯 / 智慧雲端多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