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科室
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 中國附醫首辦馬來西亞產業座談會 拿督接力分享實戰經驗 建立產業搭橋機制 帶動產業鏈發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首次參與衛生福利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的第二期計畫,成為「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新成員。中國附醫邀集產官學研等領域專家出席,21日於台中舉辦首場「智慧醫療產業前進馬來西亞之挑戰與機會」產業座談會,吸引包含精準醫學、AI醫療、醫材、遠距醫療、中藥領域逾20家廠商參與,並規劃第四季舉辦產業拓銷團,協助政府整合醫療與產業,建立產業搭橋機制,進一步帶動產業鏈發展。
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 中國附醫首辦馬來西亞產業座談會 拿督接力分享實戰經驗 建立產業搭橋機制 帶動產業鏈發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年首次參與衛生福利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的第二期計畫,成為「新南向國際醫療國家隊」新成員。中國附醫邀集產官學研等領域專家出席,21日於台中舉辦首場「智慧醫療產業前進馬來西亞之挑戰與機會」產業座談會,吸引包含精準醫學、AI醫療、醫材、遠距醫療、中藥領域逾20家廠商參與
後疫情時代臺灣走出去 協助政府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發展 中國附醫與越南震興醫院簽署MOU邁向實質交流
為協助衛福部推動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合作政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越南最大臺商醫院「震興醫院」簽訂包含臨床醫學研討、人才培訓、健康產業等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備忘錄MOU,針對最新癌症暨細胞治療、AI智慧醫療等領域緊密合作,加上透過遠距醫療在越南落地服務後,中國附醫可提供更完整醫療能量的支援,協助震興醫院在當地建置完善醫療診治與後送轉介之醫療網絡。
後疫情時代臺灣走出去 協助政府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發展 中國附醫與越南震興醫院深耕越南 從簽署MOU邁向實質交流
為協助衛福部推動新南向醫衛交流與產業合作政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深耕越南豐厚實績為基礎,進一步與越南最大臺商醫院震興醫院簽訂包含臨床醫學研討、人才培訓、健康產業等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備忘錄MOU,醫衛合作上更將針對最新癌症暨細胞治療、AI智慧醫療等領域緊密合作,加上透過遠距醫療在越南落地服務後,中國附醫可提供震興醫院更完整醫療能量的支援,協助在當地建置完善醫療診治與後送轉介的醫療網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KUIAS)、京都大學細胞及材料科學整合研究所(iCeMS)進行簽署雙邊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
為擴展生化研究合作之機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周德陽院長率領以及洪明奇校長蒞臨支持之下,於1月22日與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KUIAS)森重文所長、京都大學細胞及材料科學整合研究所(iCeMS)北川進所長及該所學者專家,以視訊方式進行簽署雙邊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日本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KUIAS)、京都大學細胞及材料科學整合研究所(iCeMS)進行簽署雙邊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
擴展生化研究合作之機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周德陽院長率領以及洪明奇校長蒞臨支持之下,於1月22日與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KUIAS)森重文所長、京都大學細胞及材料科學整合研究所(iCeMS)北川進所長及該所學者專家...
紅包傳愛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大人,平安、健康過好年
為幫助經濟弱勢家庭,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秉持蔡長海董事長「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理念,長期投入公益服務,關懷弱勢群體。特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藉由「紅包傳愛~平安、健康過好年」活動,為弱勢家庭兒少募集紅包,幫助孩童安穩就學、健康成長,及提供遭遇急難的特況家庭獲得適時扶助...
拒絕毒品危害 一窺毒害如何讓名畫裡的人物崩壞
當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少女、逃避批評男孩等世界名畫裡的人物,遇見毒品會發生什麼驚人的變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法務部、教育部、內政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舉辦「拒絕毒害健康無礙」畫展記者會,邀請民眾一同
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獲ESG認證 全國首家醫院通過永續性報告GRI新準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多年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2023年3月8日通過第三方驗證公司SGS之永續報告書驗證,並於4月10日由SGS公司授與永續報告書聲明書,由中醫大附醫周德陽院長代表領取,中醫大附醫也成為臺灣首家符合新準則之醫療機構。
莊人祥署長蒞臨中醫大附醫 讚賞智抗菌平台解決細菌高抗藥性的貢獻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莊人祥署長於本週六(4/29)蒞臨本院演講,分享我國於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政策推動、疾病防治成果與未來監測重點,此外更提到疫情對微生物抗藥性之影響,並肯定與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各醫護人員之辛勞。演講後與主持人周德陽院長及院內同仁合影。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有成 獲國際年度智慧醫院大獎國際吸睛 國際醫療國家隊助力政府 推進新南向打響台灣國際品牌形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數位轉型智慧醫院再傳捷報,繼今年初榮獲美國HIMSS「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 DHI)」評鑑為全球智慧醫院前三強之後,今再獲新加坡「Healthcare Asia Awards 2023」的「年度智慧醫院the Smart Hospital Initiative of the Year」獎,為台灣唯一獲獎醫院,再度打響台灣國際醫療的國際品牌知名度與卓越形象,更對政府力推醫衛新南向計畫的成果奠定指標意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羅氏診斷 簽署MOU 攜手升級精準檢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今(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共同開展精準檢測升級合作,全方位涵蓋從慢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到癌症的智慧檢測守護民眾健康。除了建立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癌症檢測方案,更進一步優化檢測效率及精準度,積極打造與國際品質接軌的精準檢測服務中心,致力成為台灣中區精準檢測重鎮,引領台灣檢驗醫學全面升級嘉惠病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捐助新台幣五百萬 響應土耳其地震救災行動
土耳其發生百年來最大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引發國際社會震驚、悲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九日宣佈響應賑災,將捐款500萬元,由「衛生福利部賑災專戶」進一步統籌,讓地震災民和罹難者家屬得到即時援助。
中國附醫院數位轉型! 榮登世界前三智慧醫院,獲美國HIMSS「數位健康指標」高分認證
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簡稱HIMSS)是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率領菁英團隊歷經努力,今年在美國HIMSS榮獲「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 DHI)」評鑑成績優異,獲選為評鑑全球智慧醫院的前三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數位轉型 榮登世界前三智慧醫院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簽署MOU 共同打造頂尖醫院機器人服務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以手術端、服務端兩路並進的方式,分階段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擴大應用於2025年底啟用的「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具體提升醫療精準性、醫護人力運用、病患就醫福祉,帶動臺灣醫療與資通訊兩大優勢產業邁向新藍海。
中國附醫與衛生部豐原醫院合作 攜手「智抗菌平台」四大智能優化敗血症治療
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簽署「智抗菌平台」全方位合作備忘錄,由豐原醫院全面導入串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能抗菌之四大功能:「敗血症風險與致死率早期預測」、「智速檢抗藥性預測」、「個人微生物抗菌譜」,以及「抗生素治療輔助決策系統」
智慧醫療整合!勞動部職安署攜手中國附醫 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揭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2022年整合醫院職業醫學科,復健部及跨科部資源,申請通過「勞動部認可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和「勞動部認可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並將「中區甲類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改制為「職業傷病診治整合服務中心」,可進一步延續之前優質服務,提供職業傷病勞工跨科部整合及周全性照護
後疫情時代 樂齡幸福共健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中市元保宮與林增連慈善基金會 聯合舉辦「有愛同行 健康共好」–歡唱呷辦桌
國內疫情解封,長輩們也要多多互動找健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中市賴厝廍元保宮以及林增連慈善基金會聯合舉辦「有愛同行 健康共好」–歡唱呷辦桌,特別邀請獨居長輩出門活動,到歷史悠久的臺中市賴厝廍元保宮參訪、敬拜祈求平安之外,特別在元保宮的「智能健康促進中心」,
中醫大附醫CAR-T治療難治型淋巴癌 全國長者首例逆轉成功! 七旬長者腫瘤全消失
今年71歲的蔡伯伯,一年半前赫然發現頸部淋巴腫大,原來不以為意,在家人提醒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經檢查後被診斷罹患瀰漫性大B淋巴細胞癌(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s; DLBCL ) ,由於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是高惡性度腫瘤,
中醫大附醫榮獲美HIMSS「數位健康指標」領航全球前三強 芝加哥舉辦臺灣論壇 逾百全球醫學專家熱情與會 「智抗菌i.A.M.S平台」拯救敗血症 各國詢問度爆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榮獲「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HIMSS」 2022年「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第三名殊榮,HIMSS總部副主席皮爾斯(Andrew Pearce)在美國芝加哥總部,於台北時間19日晚間頒獎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攜手長聖生技 「CAR.BiTE-GDT 細胞治療」多元精準領航全球 異體多靶向奈米CAR-T 動物實驗超過9成實體癌症細胞消滅 躍上國際權威科學期刊 榮獲美日台多國專利 今年底前進行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臨床試驗
周德陽院長強調,基於上述臨床困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開發的多靶向、多功能CAR.BiTE-GDT是屬於「可異體移植、非病毒基改」的免疫細胞治療方案,更可貴的是,專家團隊的設計採取比照一般藥物般架上隨取隨用的策略,對於搶救晚期癌症病人來說,達到跟時間賽跑,並解決病人本身細胞品質問題以及額外的致癌風險等問題,非常用心貢獻癌症病人。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有成 獲新加坡年度智慧醫院大獎國際吸睛 國際醫療國家隊助力政府 推進新南向打響台灣國際品牌形象
獲新加坡「Healthcare Asia Awards 2023」的「年度智慧醫院the Smart Hospital Initiative of the Year」獎,為台灣唯一獲獎醫院,再度打響台灣國際醫療的國際品牌知名度與卓越形象,更對政府力推醫衛新南向計畫的成果奠定指標意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羅氏診斷 簽署MOU 攜手升級精準檢測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今(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共同開展精準檢測升級合作,全方位涵蓋從慢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到癌症的智慧檢測守護民眾健康。
Young父母不驚慌 中國附醫聊天機器人超給力! 勵馨基金會接力「YOUNG父母諮詢服務平台」 攜手關懷YOUNG難題 打造匿名個人化服務 暨 政院性別平等處、台中市府、中國附醫與勵馨基金會共同簽屬「挺女力•享平權」宣言
社會風氣開放,性行為發生年齡層日漸下降,青少年發生未成年懷孕的情形普遍增加,適逢三月份國際婦女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勵馨基金會共同合辦女力綻放性別研討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決定將2021年創設的聊天機器人平台-「Young父母諮詢服務平台」,
「愛不罕見 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
「愛不罕見 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於2月22日起正式開跑,邀請您2/22-3/8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中心大樓,欣賞或認購畫作,讓我們攜手幫助罕見疾病病友,化身螢火蟲,成為照亮別人的燈,即便是再小的光芒,也會帶來力量!
78歲婦人感染超級細菌昏迷 ! AI質譜儀1小時找出有效抗生素 《智抗菌》平臺累積十萬人以上使用 刊登頂尖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
七十八歲黃媽媽4月中旬因雙下肢紅腫住院,住院期間突然病情急轉直下,5月底併發肺炎,肺部嚴重浸潤,危急旦夕;黃媽媽感染了俗稱的「超級細菌–Superbug」–嗜麥芽窄食單胞菌,中國附醫醫護團隊啟用智抗菌平台1小時內即預測該超級細菌對抗生素Ceftazidime具有其抗藥性
抗藥性病菌死亡威脅?2050年將超越癌症!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 受邀HIMSS 專題主講 分享全球「智抗菌平台」智慧醫療成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打擊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感染問題,創設的智抗菌平台(Intelligent Anti-Microbial System (iAMS) )」,獲得全球重量級醫療機構高度重視。周德陽院長指出,醫院內感染超級病毒與病菌問題,儼然成為全球公衛的重大挑戰,據統計,亞太地區院內感染病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
周德陽
周德陽院長曾任舊金山大學小兒神經外科研究員,為人和藹可親,也沒有任何架子,更曾被推薦為百大名醫,實至名歸,對於任何神經外科手術都十分專精,在腦瘤的研究上更是首屈一指,目前也是神經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是中國神經外科的大家長。
《細胞治療》抗癌新曙光,你了解多少?
細胞治療的相關研究在國內外已進行許久時間,在2018年9月,衛福部正式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細胞治療」成為最大亮點,除了嘉惠病人之外,更推動醫療生技的發展。 全球生醫產業的熱門議題,您知道什麼是「細胞治療」嗎?開放6大項治療技術與其適應症?在細胞治療前應知道哪些事? 快來聽聽醫師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