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專區

誠信經營

:::

誠信經營

中醫大附醫為力求組織的永續發展,整體組織上下同心追尋共同目標,以高效率的經營管理並持續成長和發展能力的狀態,注重內部發展能力提升,有效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從而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共創員工、病人、社會三贏的健康生醫產業。

 

監督及經營

中醫大附醫為中醫大之附屬機構之一,受中醫大董事會及中醫大所監督。董事會選任與運作依「中國醫藥大學捐助章程」,現有董事15 人及監察人1 人,董事會成員由董事長邀請院外各領域專業人士擔任,成員包含醫學、中醫、藥學、生醫、法律、經營管理及資訊安全等多元背景,以專業且獨立之意見,提供中醫大附醫在院務發展與永續管理上之專業與洞見。中醫大董事會每屆任期為4 年,連選得連任,依法推選董事長1人,第21 屆董事會任期自2024 年10 月27 日至2028 年10 月26 日,董事成員年齡未滿65 歲2 人,65 歲以上13 人;目前女性董事1人,佔全體董事6.6%,名單請詳連結。此外,由於多位董事為企業或醫院之領導層(企業董事長、醫院董事長、醫院院長等),相關教育訓練依其專職之組織進行規劃與執行,擔任董事一職亦為無給職,因此不另行規劃董事之教育訓練課程。

董事會下設校院務發展委員會擔任溝通協調與執行追蹤單位,每月開會一次,協助董事會持續監督與追蹤醫院預計發展事項、進行中重大發展事項,包含醫院創新提案、新機構成立、新技術導入、轉譯衍生企業展開、國際合作及社會、環境面永續發展策略推動等,透過校院之密切溝通,共同促進永續醫療願景。

遵循「校長治校」的監督與管理分離原則,確保學校、附設醫院治理之專業性與獨立性,中醫大董事會依私立學校法,對校、院的重要財務與人事任命予以監督與同意,並對校、院發展方向予以建議與指導。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均未兼任中醫大附醫經營團隊任何職務,且嚴格遵循利益迴避原則。依授權原則,於學校組織章程中列舉設屬機構並設置院長1人,需具學校教職身份且由校長提名經董事會同意任命。

院長依照「分層負責實施要點」,負責醫院政策和經營計畫、年度預算編制、組織編制及人力調配運用、人事任免等重大權責,且擁有高度自主權,確保醫院業務專業運作與發展。院長評核機制每三年進行一次,由院長向董事會提出院務經營成果報告,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續聘。此外,每年由院長帶領經營團隊擬訂醫院年度計畫、全院品質促進及病人安全計畫,經董事會核備後執行,並定期檢視執行成果。透過治理與經營分離之機制,有效降低利益衝突之可能性,確保監督機制成果發揮作用。董事會已於2024 年12 月依照院長評核機制,審議院長近三年經營成果且決議續聘。

 

溝通關鍵重大事件

2023-2024 年董事會重要議案包含先進細胞治療技術發展、人工智慧發展與資訊安全、新大樓設立(如:眼耳鼻喉科醫學中心大樓)、與日本京都大學設立全球實驗室、永續環境與碳權議題等。

另,董事會依權責對財務事項及重大事項具有監督與考核之責,醫院遵循董事會決議事項推動重大政策,提報董事會允以財務上支持。依據私立學校法對於董事會權責界定,醫院舉凡與財務有關之重大發展事項及例行事件,須經由校務會議再提請董事會議知悉或作成決議。例如經董事會核准後,籌設院屬新機構之重大投資事項、獎勵發展人工智慧、推動尖端細胞治療技術、興辦質子中心或重大例行事件如病安事件等,均由院長於董事會議中報告,經董事充分討論與議決,並透過定期董事會議或校院務會議予以管考執行成效。於2024 年12月董事會議中,將「永續」明訂於六大核心目標之中,展現將永續發展納入核心價值的決心。

 

意見回饋機制

中醫大附醫自治理階層至全體員工,皆秉持高度職業道德與自律操守。在「工作規則」、「員工行為守則」、「員工獎懲作業管理辦法」中,明確訂定誠信與廉潔相關規範及獎懲機制,嚴禁收受與業務相關的餽贈、招待、回扣或賄賂,杜絕濫用職權、營私舞弊。外包業務亦採公開招標,確保公平公正,共同維護中醫大附醫的聲譽與信譽。

設有完善與多元的意見回饋管道,確保即時處理民眾、病人及員工之意見,所有申訴案件皆由醫行室彙總後會辦相關科室,妥善處理與追蹤。2023、2024 年中醫大附醫無接獲違反誠信經營相關事件。

 

財務績效

中醫大附醫為大學附設機構,依據教育部會計制度一致性規定等相關法規,公開相關財務資訊比照「學年度」自每年8 月1 日開始,至次年7 月31 日終了。

提供卓越及全人醫療服務、發揮大學醫院教學、研究功能是中醫大附醫的使命。每年投入許多資源在醫療創新與尖端研究,推動全人醫學教育與培育人才,並致力提供社區醫療服務;此外成立企業志工隊,關懷長者及偏鄉弱勢族群,積極回饋社會公益。

因配合政府衛生政策,長期投入各項社區醫療服務,如:配合政府防疫規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至社區進行篩檢、疫苗注射等服務,亦獲得衛福部與健保署多項獎勵與補助經費。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