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懶人包》各類健檢報你知!
過完農曆年,代表新的一年到來,每年的新年願望少不了希望身體健康這一項,但是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你真的了解嗎?為了更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讓我們來聊聊健康檢查這件事。
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
「我身體都沒什麼不舒服,而且平時有在運動,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自己嚇自己。」民眾問...
一般來說,疾病在產生症狀前會有一段沒有症狀或是症狀很不明顯的時間,也就是疾病前期。疾病前期可長可短,例如感冒的疾病前期很短,但是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疾病前期的時間都是很長的。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可以透過適當的健康檢查來檢測出異常,便可以提早治療進而避免嚴重的併發症,例如糖尿病早期幾乎是完全沒症狀的,卻會不斷的傷害身體各個器官。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控制,併發症發生的機率就會降到最低,反之到了晚期產生症狀後才進行控制,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就會提高很多,一個簡單的健康檢查有可能改變人的一生。
對於這些還未出現不舒服症狀,但危害健康的不良因子已入侵身體的民眾,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審視自己的健康行為及生活習慣(含飲食、運動、吸菸及飲酒等)對於自己現在健康狀況造成的影響。
健檢選越多項、越常做越好?
「當然不是...」林文元主任說,健康檢查的項目可以分為檢驗及檢查:常見的檢驗包括了抽血及驗尿,檢查包括了各種影像學檢查及心電圖等。基本上這些檢驗及檢查是沒有很大的副作用或危險的,但有些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及正子攝影是具有輻射線的,接受檢查的必要性及頻率都需要評估及討論,由醫師判定有需要再做。
某些抽血及驗尿的項目也無須一直重覆檢驗,這些都應該諮詢健康檢查個管師或醫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早期發現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
健保免費健康檢查
本院健康檢查特色
健檢類型懶人包
精緻型健康檢查 | ||
全國公教特惠健檢 |
健檢報告有「紅字」!?
做完健檢,面對報告上的「紅字」,別只是將報告丟在一邊,覺得有做健檢就好,首先要能分辨出後續追蹤處理的輕重緩急,在時間上,可以分類為 : 馬上、三個月、六個月或一年追蹤者。這時候,就需要健檢中心的家庭醫學科醫師或自己信任之家庭醫師來幫忙解釋報告。
本院有強大且完整的醫療團隊來提供專業服務,由各專科主任級資深醫師參與會診檢查及診斷判讀,最後由家庭醫學科的醫師做整合,整合完之後幫你約回來聽報告,由家庭醫學科醫師針對民眾之健檢報告進行詳細解說,有哪些需要馬上去治療的,有哪些是要去做生活型態改變的。
若發現有需要治療問題時,本院所有的次專科都有,有癌症問題可以去癌症中心做治療,有心血管問題有心臟血管中心可以馬上幫你治療,如果暫時不需要,生活型態改變的部分也是由家庭醫學科醫師幫你做健康管理,因為都在同一家醫院,對於報告結果後續追蹤及治療,提供完整的一條龍服務。
各項數值怎麼看?聽聽醫師怎麼說 ↓好文推薦↓


有效管理,健康「動」起來!
反覆的檢查並不會讓人更健康,需要的是「具體行動」。健檢有紅字的人八九成都是生活型態改變造成的,亦即所謂「亞健康」的人,膽固醇高一點、血糖高一點,都不需要吃藥,可是生活型態要改變,改變之後也許你三個月再來追蹤就正常了。
否則,健檢結束之後,菸照樣抽、酒照樣喝、夜照樣熬、體重照樣增加,這樣花錢健檢有何意義?但也不是說要因為健檢結果,造成生活緊張兮兮,做一大堆不必要的限制,賠了生活樂趣和心理健康。
健康檢查的最終目的是在幫助您更有效的管理健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碰到檢查報告紅字時,請盡量先以平常心看待,找專業的家庭醫學科醫師幫您解說或安排後續追蹤及處理。
【資料參考&諮詢整合】
了解更多:健康檢查中心
【編輯 / 智慧雲端多媒體中心】
為了您 我們持續進步
您的批評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而您的讚美是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