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篩好康報》50後,這樣拒絕大腸癌
猜猜全球盛行率最高、也是台灣最多人數的癌症? ?沒錯 !正是大腸癌,50知天命的你,特別要注意已邁入高峰期。尤其這些年,社會上許多知名人士如李國修導演、資深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先生、葉教授 、名嘴汪笨湖等人都因它而相繼離世,引起國人的惋惜與關注,不如好好檢查、認識大腸癌的緣由,平常就先愛護它,才是你健康上的王道之策。
消化系最低處的直腸
大腸的各部位皆有機率發生癌症,但以"直腸"處最高(43%);在消化系最低處稱為節腸,結腸最後 6 吋又稱直腸,當食物消化後,殘渣通過結腸直腸(大腸)而排出體外。生長在這個部位的癌症,稱為大腸癌(或結腸、直腸癌)。
大腸癌發生在右側大腸(即盲腸、升結腸)時,會出現腹脹現象或大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即血便;發生在左側大腸(即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時,會出現腹痛、解血便或大便習慣改變情形(例如腹瀉或便秘)。一旦出現症狀後,如果被你以為只是吃壞肚子或是痔瘡出血之類的輕病,延遲就醫後果就難以想像。
50歲的大哥大姊! 免費檢查幫你追健康
》問: 為何要定期檢查?
大腸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 如果不定期篩檢、切除大腸瘜肉,當延誤就醫後,再發現此病況,往往都非初期腸癌,此外 篩檢過程簡單、方便又非侵入性,保護家人健康、從關心自己先!大腸癌是目前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50歲開始即邁入高峰期,這是因為大腸癌從瘜肉異常病變後,演化成癌症可能需要10~15年,因此從35歲開始就應該特別注意,因為大多數的大腸癌最初都是以很小,非癌細胞、良性的大腸瘜肉型態出現。
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你可以到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特別提醒!有個人或家族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的您,建議找醫師諮詢直接做大腸鏡檢查的必要性喔。
- 本院癌症篩檢單一窗口聯絡電話:( 04 ) 22052121 分機 2376 或 2377
- 貼心提醒!民眾只要領取糞便採便棒,帶回家裡自行採取,再拿回本院檢驗即可
- 消化內科:大腸癌篩追蹤門診 - 楊其穎醫師、蕭望德醫師
大腸鏡檢查,瘜肉無所遁形
如果糞便潛血為陽性,應直接做大腸鏡檢查,以確認是否有大腸癌;如果大腸長了息肉,可在檢查時一併切除,避免息肉不斷長大而產生癌化。大腸瘜肉是指在腸黏膜表面長出的突起物,經過一段時日,有些類型的大腸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所以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也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遠離危險因子,這樣呵護大腸
預防大腸癌很簡單,就是從蔬果飲食與定期篩檢做起!
早期篩檢能在大腸癌零期或一期即發現病灶,讓存活率可達80%以上,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 正腸三步驟
- 多吃蔬果,少紅肉、高油脂食物
- 菌相平衡,補好菌
- 主動篩檢,勤運動
注意身體變化 ! 檢視5方向
早期發現大腸癌並不容易,因為大腸癌剛形成時,只是一小團癌細胞,不會引起腸道症狀;逐漸成長增大後,才會產生症狀。綜合來說,有下列症狀時,須小心大腸直腸癌找上門,並盡早請教專業醫師。
- 排便習慣有改變(突然或逐漸發生腹瀉或便秘)
- 糞便型態改變(如為帶狀或細條狀、解血便及黏液便)
- 腹痛、摸到腹部腫塊
- 體重異常減輕、食慾不振
- 虛弱易疲倦、缺鐵性貧血
醫師會視情況,安排實驗室檢查(大便潛血反應、血色素的測定及癌胚抗原指數 CEA);肛門指診;大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下消化道攝影、腹部電腦斷層攝影或腹部超音波等來綜合判斷呦!
淺談大腸癌治療
根據統計,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0期到1期有90%以上,第2期80%,第3期65%,第4期則驟降到10-20%。由此可見大腸癌能不能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與之後的治療息息相關。
依據腫瘤型態及癌症期別,有不同的治療,基本上手術是主要的方式,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則是輔助的角色。在確定大腸癌的診斷和期別之後,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整體狀況來選擇治療方法。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很多,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以及放射線治療。
第四期癌症的預後極差,醫療選擇也極為限制,目前全球也在開發新的治療方式,樹突免疫細胞治療尤為熱門,目前本院也有提供8類免疫細胞治療的諮詢門診,包含大腸直腸癌,期盼更多人因免疫細胞療法受益 。
- 細胞治療中心諮詢專線:( 04 ) 22052121 ,轉分機 5196 / 5197
【資源參考&諮詢整合】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細胞治療導讀 -《細胞治療》抗癌新曙光,你了解多少?
- 了解更多:消化系 特色介紹、大腸直腸外科 特色介紹、細胞治療中心 服務項目
【編輯 / 資訊室 數位行銷組】
為了您 我們持續進步
您的批評是我們進步的原動力,而您的讚美是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