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特色介紹
Feature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強調多科整合,我們的團隊包括有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專科醫師、放射腫瘤專科醫師、腸胃內科專科醫師,放射線專科醫師及病理專科醫師。
本院大腸直腸外科獨立於一般外科而單獨運作 , 下設腸造口治療室及肛門功能檢查室。
直腸肛門外科治療室工作範圍包括 : 住出院造廔口護理、特殊傷口護理、痔瘡、廔管照護、人工膀胱護理、直腸超音波、直腸鏡的協助、出院造口問題諮詢、病人資料建檔。
• 大腸直腸肛門良性及惡性腫瘤
• 肛門良性疾患,包括痔瘡、廔管、肛裂、直腸陰道廔管等
• 大腸憩室疾病
• 發炎性大腸疾病:潰瘍性大腸直腸炎、克隆氏症
• 便秘及大便失禁
• 激躁性腸徵候群 (大腸激躁症)
• 直腸脫垂
• 腹腔鏡微創大腸直腸手術
• 單一切口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 (SILS; 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 無痛大腸鏡檢查
• 腸造口及傷口照護
• 肛門直腸儲存袋手術(Pouch surgery)
• 痔瘡環狀切除(PPH)手術、痔瘡雙極雷射刀(超音波刀)手術
• 肛門廔管手術,肛門皮瓣手術
目前本院也配合國健局做免費大便潛血檢查,年齡限定為 50-70 歲二年內未做過大便潛血的民眾,期望針對高危險群能夠提早篩檢出來。 我們建議, 50 歲民眾一定要做一次大腸鏡,若有家族史,受檢年齡還要提前。
根據歐美國家研究顯示,實施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 30% 的大腸癌發生率,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糞便潛血檢查大多是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我們建議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優質的清腸與大腸鏡檢查非常重要。
根據 2009 ACG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對於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建議, 提出癌的預防性檢查 (cancer prevention tests) 以及癌的偵測性檢查 (cancer detection test)。學會認為應該優先提供大腸癌的預防性檢查,即 50 歲以上每 10 年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每 5-10 年接受乙狀直腸鏡檢查,或每 5 年接受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作為替代性的大腸癌預防性檢查。而大腸癌偵測性檢查,則是對於拒絕接受大腸鏡檢查或其他大腸癌預防性檢查者,提供每年一次高敏感度糞便潛血檢查,或每 3 年一次糞便去氧核醣核酸檢查。
大腸直腸癌如果早期診斷治療,5 年的存活率高達 90% ,相對於晚期大腸直腸癌(遠端轉移)5 年存活率只有 10%,因此大腸直腸癌是一個能透過適當篩檢追蹤而達到預 防的癌症。
除了遺傳因素外,大腸直腸癌患者年輕化應與飲食、環境改變有關。國人隨著飲食逐漸西化,因此攝取過多高脂肪低纖維質的食物,容易刺激腸道,導致目前有年齡逐漸下降的趨勢,所以飲食預防衛教是現階段需要再加強執行的。國民健康局呼籲民眾,要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
我們將積極與本院預防醫學中心以及癌症中心齊手努力,做好大腸直腸癌症的預防與早期診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