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工作家庭兩頭忙運動量不足、放假只想睡一整天或宅在家追劇、朋友聚餐下午茶宵夜零食樣樣來、經常外食而沒有留意營養均衡⋯⋯以上的生活型態,你中了幾個?留心這些NG的生活型態,可能讓你逐漸養成一活動就喘、肌肉鬆軟沒力的「肌少肥胖症」。
什麼是「肌少肥胖症」?
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卻是內臟脂肪量高、體脂率超標的「隱性肥胖」。
值得注意的是,肌少肥胖相較健康人具有更高的跌倒風險,也容易表現胰島素阻抗,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機率,不得不慎!
如何自我評估是否肌少肥胖?
由於肌肉量下降會影響肌力、肌耐力與體能表現,我們可以依據下方的量表進行基礎評估,若總分超過「4分」,即初步懷疑為肌少症;後續則可以進行握力測試、體能測試進一步診斷。身體質量指數(BMI)雖然可以很簡單的從身高、體重來評估肥胖,但更理想的方式是再搭配體脂機,或更精確的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一般只在醫院有儀器可測量)來評估身體組成。體脂肪在不同性別、年齡也會有不同的標準。
肌少肥胖症的中醫觀點
以中醫觀點,肥胖多因久坐少動、脾胃運化呆滯、飲食不節,導致體內痰濕阻滯。而「脾主肌肉四肢」,脾胃納化失常加上飲食偏嗜,影響營養的吸收,導致肌肉萎弱。肌少型肥胖常見脾胃氣虛兼有痰濕阻滯,在治療上主要採取健脾益氣、祛痰化濕。
常用的藥物如下:
1 四神湯
包含山藥、薏苡仁、芡實、蓮子等中藥,或以茯苓代替芡實使用,是傳統上用來健脾利濕的處方,能幫助穩定血糖,可以偶爾取代白飯、麵條等主食。
2 山楂
輔助肉類飲食的消化,並能降低血脂肪、預防心血管疾病。
3 黃耆
臨床上很常用的補氣中藥,能夠增進體能與活力、調整免疫力。
4 決明子
幫助改善便祕、穩定血壓、降血脂。
調養飲食對策增肌又減脂
1 蛋白質攝取要足夠
建議依據體重攝取1.2∼1.5g/kg的蛋白質。攝取蛋白質能增加肌肉量、提升飲食的飽足感、穩定餐後血糖,將蛋白質的補充平均分配於三餐最有效!研究也發現白胺酸(一種胺基酸)特別能促進肌肉合成,平時可以多攝取富含白胺酸的食物,例如:黃豆製品(豆漿、豆腐、豆乾)、起司、牛肉、雞肉、豬肉、南瓜子、魚類,或補充乳清蛋白粉。需注意的是,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反而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建議先諮詢營養師和醫師。
2 留意隱藏的熱量
含糖飲料、醬料(沙茶醬、千島醬、美乃滋、凱薩醬、烤肉醬、辣油、花生醬、果醬、煉乳、芝麻醬⋯⋯)、酥皮類鹹食、甜食、加工食品(肉排、培根、香腸、貢丸、豆皮、百頁豆腐、果乾、果汁)。以上這些食物即便不是油炸食物,卻都含有不少熱量,一不小心就會讓人增胖!
3 挑選原型食物
接近食材原本風貌、未經加工、不含額外添加物的食物,相較於加工食品更能穩定血糖、降低血脂肪。
4 改吃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較不容易被小腸吸收,因此能減少血糖的波動。抗性澱粉含量較高的食材包含:地瓜、香蕉、糙米、豌豆、燕麥。秘訣是放涼之後再吃,不煮太久太爛。
5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幫助肌肉蛋白質合成、維持肌耐力、促進骨鈣吸收。平時可以透過適度的日曬、食物(鮭魚、鮪魚、鯖魚、香菇、黑木耳、蛋黃、豆漿食物)、保健食品來獲得維生素D。
動起來!遠離肌少肥胖症
不同的運動類型,對於肌少肥胖症具有不同的好處:
1.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能強化肌耐力、維持基礎代謝率。
2.阻抗運動:例如彈力帶、毛巾操、爬樓梯、舉啞鈴,能增加肌肉合成、提升肌力。
3.太極拳:能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緩解緊張焦慮,並增加身體柔軟度。
建議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搭配不同的運動類型,輔以飲食控制與營養補充,持之以恆,讓自己重拾健康、遠離慢性病。
參考資料
1.Faulkner JA, Larkin LM, Claflin DR, Brooks SV. Age-related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keletal muscles.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07 Nov;34(11):1091-6.
2.Phillips SM, Chevalier S, Leidy HJ. Protein "requirements" beyond the RDA: implications for optimizing health. 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16 May; 41(5):565-72.
3.Dhillon RJ, Hasni 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Sarcopenia. Clin Geriatr Med. 2017;33(1):17-26.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