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以愛傳承,延續生命 淺談器官移植治療用藥
2019/7/10器官移植對於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而言,確是生命延續的曙光。但器官移植僅能視為一種治療手段,而非治癒疾病的方法,從術前術後的評估,到器官置換後所帶來的好處與長期免疫抑制劑所造成的風險都是並存的。因此,並非所有器官衰竭的病人都適合接受器官移植。
預防癌症上身 我們可以這樣做
2019/3/5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年紀大、感染、不當食物調理與儲存、紫外線、游離幅射、菸草、酒精、檳榔、空汙、石棉、肥胖、少活動、不健康飲食(如:高油、油炸、燒烤、低纖)等。多數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子交互影響而成,例如特定的遺傳體質...
即刻戒菸 改善肺氣腫的第一步
2018/12/27肺氣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呼吸氣流受阻,而且無法以藥物完全恢復的疾病。其形成原因多是由於吸入有害微粒或氣體至肺部,引起不正常的發炎反應,進而破壞肺部組織,造成肺泡擴張,間隔變窄
婦科團隊~女性療癒的港灣
2018/12/251983年,在婦產科創始主任徐泰彥醫師及婦科主任林健興醫師的領導下,本院開辦子宮頸癌及婦癌特別門診,推展防癌工作不遺餘力。對於親愛的婦女朋友,我們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包括生殖系統疾病防治、青春期發育評估、荷爾蒙調理、腫瘤診斷評估與治療、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2018/12/22大腸直腸癌在全世界的癌症發生率位居第3,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更是逐年上升,2007年已超越肝癌成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高達20%的病人是在第4期才被診斷出來,而全身性藥物治療是第4期大腸直腸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近10年來,免疫細胞治療被認為有機會用於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症病人,醫學上也確實有了不少突破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攝護腺癌
2018/12/18攝護腺(前列腺)癌發生率逐年升高,在全球92個國家都是男性發生率第1名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亦在48個國家高居首位。根據統計,從2006-2016年的10年之內,全球攝護腺癌發生率竟增加了40%之多,臺灣同樣無法置身事外,近5年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可說是與年俱增,每年新診斷的病例數已超過5000人,是癌症發生率的第5位,死亡率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胰臟癌
2018/12/17胰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又被稱為「沈默的殺手」,而到了後期,患者常會出現黃疸、體重減輕及上腹部疼痛等現象。胰臟癌的成因與吸菸和高脂飲食有關,愈是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胰臟癌在臺灣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每年約有1900個新診斷病例,且有1600位民眾死於胰臟癌。胰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上皮性卵巢癌
2018/12/16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然而卵巢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約有7成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進展到晚期(第3期或第4期)。2016年國人的十大癌症死因,卵巢癌為第10位,2017年的排名雖略有下降,但對婦女健康依舊是一大威脅。根據統計,卵巢癌發生的平均年齡約為56歲,如果復發,平均經過4年的治療時間,就會面臨死亡,而第4期的卵巢癌5年存活率更低,只有17%。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惡性腦瘤
2018/12/15惡性腦瘤(腦癌)雖然只占整體癌症發生率約1%,但死亡率卻名列前茅,不僅如此,患者因腦瘤侵蝕而導致殘障、失能,甚至成為植物人的機率也很大。惡性腦瘤受限於腫瘤的特性及腦部血腦屏障的保護,迄今尚無很妥善的治療方式,尤其是惡性度等級最高的多型性神經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