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抗藥性病菌死亡威脅?2050年將超越癌症!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 受邀HIMSS 專題主講 分享全球「智抗菌平台」智慧醫療成果
2022/10/1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打擊日益氾濫的超級細菌感染問題,創設的智抗菌平台(Intelligent Anti-Microbial System (iAMS) )」,獲得全球重量級醫療機構高度重視。周德陽院長指出,醫院內感染超級病毒與病菌問題,儼然成為全球公衛的重大挑戰,據統計,亞太地區院內感染病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
手腳關節腫又紅痛快20年,以為是痛風?精準醫療抗體檢測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功扭轉病情!
2022/10/17黃小姐從18歲開始感覺關節紅腫痛,早上睡醒身體會感到僵硬、雙膝腫脹、起立會花比較多力氣,甚至影響到日常行走。父親有痛風病史,21歲時於外院求診,醫師也診斷為痛風。23歲至風濕免疫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蔡嘉哲教授門診就醫,經過初步診斷懷疑可能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心臟血管中心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enter 體外反搏治療(EECP)
2022/10/14EECP(體外反搏治療)是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無侵入性、無須手術,無須住院,在門診即可以治療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療過程中,以壓力褲配合心跳做下肢擠壓,靠機械作用提高主動脈舒張壓,減低主動脈收縮壓,在不增加心臟負荷的情況...
染疫後爆瘦10公斤好嚇人!中西醫合治 拯救七旬阿姨「新冠後肌少症」
2022/9/1470歲吳阿姨確診新冠肺炎後,容易咳嗽、胸悶易喘,呼吸道發炎症狀持續不退,更在一週內體重驟減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吳阿姨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尋求治療後,吳阿姨不僅咳嗽解除,呼吸道發炎症狀緩解,流失的肌力也逐漸回復。
月圓人不圓 3原則健康過中秋
2022/9/8中秋節。大家除了藉此機會與家人團聚,帶著各地糕餅名產與親友們分享,中秋烤肉更成為許多家庭聚會的主要活動,對於飲食需要特別留意宜忌的病友們,總在忌口的自制與美食的誘惑之間兩難,以下提供3個原則供參考,讓中秋佳節過得健康又快樂!依據衛福部公布的「我的餐盤」建議「每餐水果拳頭大」
求子七年喜獲三寶貝 精準化試管嬰兒療程 助圓夢
2022/9/740歲黃女士7年前結婚後,半年後依舊沒消息。黃女士轉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張訓銘主任專業評估後,建議接受精準化試管嬰兒療程,黃女士順利取得 18個成熟卵子,經由體外受精獲得15個胚胎;為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黃女士將所有胚胎冷凍保存,再由醫師評估出最佳的時間點,將胚胎進行植入。歷經漫長求子過程與等待,黃女士終於懷孕,試管療程成功
當巧克力囊腫遇上近更年期》潮熱、盜汗、睡眠障礙…種種不適中醫幫妳緩解
2022/9/7子宮內膜異位症(以下簡稱內異症)是指子宮的內膜組織(包括腺體和間質)在子宮以外的地方出現、生長、浸潤,繼而造成疼痛(初潮後一段時間無痛經,後來出現痛經且愈來愈嚴重)、產生不孕、結節,或包塊等症狀。若長在子宮的肌肉層裡,稱為子宮肌腺症;長在卵巢內,就會形成巧克力囊腫,影響約5~15%的育齡婦女和高達35...
中秋節『柚』飄香
2022/8/29中秋節是華人社會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曆8月15日即為中秋節。農曆的七月至九月為秋天,八月為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談到中秋節腦海中不免俗地想到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舌尖味蕾則停留在柚子、月餅的好滋味。
異體幹細胞雙徑注射急性心梗病人 心衰竭風險下修!中國附醫臨床成果榮登SCI國際期刊
2022/8/2473歲吳伯伯,兩年前急性心肌梗塞,送中國附醫,放置心臟支架,並住進加護病房嚴密觀察,醫療團隊建議同步進行幹細胞治療,修補受損嚴重的心臟,並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這項全球首創的心臟治療臨床試驗法,成功輔助心臟恢復效能,讓患者重啟健康人生,這項臨床試驗獲登SCI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