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痛風

痛風
2022/1/12
痛風是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障礙,導致血中尿酸過高,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發炎、疼痛、腫脹和變形,血中尿酸濃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愈大,但也並非所有尿酸高及有關節炎的人,就是痛風,因此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正常人血中尿酸值應為 7.0 mg / dl以下,國人約有 15 % 尿酸值較高,常喝酒的人甚至有 50 % 尿酸值增高。
痛風的症狀有哪些?
- 急性痛風:常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足踝、膝、腕、手掌關節都可能發生,此時80%的人血中尿酸均高。
- 慢性痛風關節炎:病人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突起,叫做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導致關節變形。
哪些人容易患痛風?
痛風具有遺傳及家族發病的傾向。
- 遺傳: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為一般人的 10 倍左右。
- 性別:一般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停經後痛風之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 年齡:痛風好發於 40 ~ 60 歲的中年人,但目前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故 20 幾歲男性也可能得痛風。
- 肥胖:體重過重者,通常體內尿酸值較高,因肥胖者容易出汗而使小便量減少,尿酸結晶便積聚於體內而易患痛風。
- 飲食: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及喝酒過量,均易升高尿酸值而增加患痛風的機會。
痛風要如何治療及自我照顧?
- 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消炎藥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降尿酸藥物則以抑制尿酸形成或促進尿酸排泄為主,秋水仙素可用於急性痛風,並可預防痛風發作,少數人可能有腹瀉的副作用,只要調整劑量,就可避免。
- 運動:劇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中之排出量減少;運動後所產生過多的乳酸亦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故痛風病人應避免劇烈的運動。
- 多喝水:每天喝 2000 ~ 4000 C.C. 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
- 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例如肉類、海鮮、內臟和酒類等,另外,也應避免食用太甜的食物或含糖飲料。
- 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風,故應儘量避免喝酒。
- 應維持理想體重:如體重過重,每月減輕 1 公斤為宜,以免因組織快速分解而產生大量普林,但在急性發病時期,不宜減重。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取。
製作單位:內科部風濕免疫科 編碼:HE-10003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3256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325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