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焦慮症
焦慮症
2024/2/21
焦慮如何產生?
焦慮的產生可以受到外在壓力和個人脆弱性的影響。外在的壓力通常是指個人在與環境互動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這些情況可能令人感到疲累且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而個人的脆弱性以及對壓力源感受上的差別,則與遺傳、學習經驗有關。然而外在的壓力並不一定會讓個人產生焦慮現象,若一個人的抗壓性很低,即使小小的壓力也會讓個人產生極大的焦慮。
認識焦慮症
焦慮症的主要症狀是過度焦慮、擔憂、畏懼、逃避,會造成重大的痛苦,損害社會、職業功能的疾病。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疾病:
- 分離焦慮症:與所依附的人分離時,表現出與成長階段不符合的過度恐懼或焦慮。
- 特定畏懼症:對特定的對象或情境感到顯著的恐懼或焦慮。
- 社交焦慮症(社交畏懼症):對於暴露在可能被別人檢視的社交情境時,會感到顯著的恐懼或焦慮。
- 恐慌症:反覆的非預期性恐慌發作。恐慌發作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不適,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甚至造成瀕臨死亡的感覺。
- 特定場所畏懼症:對於特定物體或情境的過度恐懼或焦慮。這種恐懼可能會導致避開相關的場所或物體,並且會影響到個人的日常生活。
- 廣泛性焦慮症:是一種長期、過度的焦慮和擔憂為主的心理疾病。與一般的日常擔憂不同,並且無法輕易控制。
焦慮症的症狀
- 生理反應:身體發熱、心悸、胸口緊、過度換氣、腸胃不適、暈眩、口乾、肌肉緊繃、不明原因的痠痛、疲倦、無法專心、思考混亂等。
- 認知反應:我做不來、覺得自己很傻、別人常注意我、我覺得快暈倒了、我得心臟病了、我無法呼吸、我不願意出門、我快發瘋了等等。認知反應:我做不來、覺得自己很傻、別人常注意我、我覺得快暈倒了、我得心臟病了、我無法呼吸、我不願意出門、我快發瘋了等等。
- 情緒反應:害怕、激動、恐慌、過度擔心、不安、感覺世界毀滅、悲哀、失去控制、罪惡感、生氣、憂鬱等。
疾病對學業、家庭及工作的影響
- 學業對個人來說是一種壓力,會引起焦慮,反之焦慮也會對學業產生不良的影響。患有焦慮症的病人會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不能靜下來專心念書,記憶力也受影響,許多病人會有失眠的問題,導致白天十分疲倦、頭昏腦脹,念書效果當然會減低不少。
- 對焦慮症病人而言,家庭的一些問題(如經濟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很可能會帶給他們心理上極大的壓力,情緒的不安、緊張,過份的焦慮,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身體症狀。在病人罹病初期,家人多半會很關心,也很有耐性的陪同病人四處求診,一旦日子久了,無法找出致病因素,可能導致家屬的不耐煩,家人可能開始採取疏離、不理睬,這時候家庭氣氛就會陷入低潮,家庭關係失去平衡,家庭內又會產生新的壓力。
- 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壓力,老闆的要求、業績的需求、自我的期許等,都是工作上的壓力源,皆足以讓人產生焦慮。而焦慮症的病人在工作上常因為覺得身體各個部位的器官都不對勁或疼痛,從頭痛、頭暈,到全身無力、四肢發麻等等,嚴重時根本無法專心工作,可是現實生活又往往不允許他們拋下工作,結果不但工作壓力加重焦慮的症狀,且疾病本身反過來又形成一種新的壓力。
焦慮症的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依病人的主要問題來取捨。經由醫師的詳細診斷下,決定以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法來解決焦慮症所帶來的困擾。主要的治療方式有下:
- 藥物治療:主要為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二種。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服藥,切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者停藥。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新一代藥物的副作用已經逐漸減少,但是仍有部分在服藥後會出現一些副作用。要提醒的是,絕大部分的副作用是暫時性的,不要因為藥物短暫副作用造成的不適而自行停藥或減藥,因為如此一來可能達不到治療的效果。若是副作用讓您相當難過,可與醫師討論,作適當的調整。
- 心理治療:減緩因焦慮造成的思考行為混亂,抒發因害怕某些特定事物的恐懼。
- 團體治療:獲得支持與建議,改善心理困擾,恢復生活動力。
- 行為治療:透過簡易可行的技巧來治療焦慮症。
- 肌肉放鬆訓練:改善焦慮程度及過度換氣的症狀。
幫助您自己
- 接受適當的診斷及治療,與醫療人員討論有關焦慮疾病之計畫。
- 保持積極的態度,吸收他人處理的經驗。
- 參加令您覺得舒服的活動,放鬆生活步調,找親友傾訴,調整情緒。
- 參與相關的支持性團體,獲得協助。
- 瞭解焦慮症的治療方式與其他康復之道。
- 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培養休閒活動。
- 黃宣宜、陳瑞蘭、洪芬芳、張榮珍、李朝雄、湯美霞、江青桂、呂雀芬、陳美碧、金蓉蓉、林靜蘭、余靜雲、馬玉琴、陳淑姬、侯玟里、李姿瑩、黃一玲、吳佳珍、施燕華、…、王慈婷(2019).最新精神科護理學(10版).永大。
製作單位:精神醫學部 編碼:HE-87017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1990、11090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1990、1109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