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資訊
智能不足

智能不足
2020/12/24
智能不足指的是發展階段中智力功能、適應能力顯著低於同齡兒童應有的一般水準,包括溝通、自我照顧、生活自理、人際技巧…等方面有困難,且此困難已對生活、學業、工作造成重大影響。
分類
- 輕度:他們的學習與發展較為緩慢,社交互動方面是不成熟的,容易受他人操控,日常複雜的活動中較需要一些協助;青少年晚期,經常可以學習到約小學六年級的課業知識,並有基本的社會和溝通能力,在適當的引導和社會支持下,成年後有足夠的社交及職業技能來滿足最低限度的自我生活維持。
- 中度:他們的學習與發展更緩慢,溝通及社交互動方面是不足的,工作及個人生活與學業技能都需要協助,課業學習及自我照顧能力有限。在適當的特殊教育下,協助他們獲得職業與社交技巧,使他們在成年之後,可以在庇護機構中獲得工作,從事非技術性或部分技術性的工作。
- 重度:他們的學習與發展有限的,溝通及社交互動只能有簡單字據表達,工作及個人生活與學業技能都需要協助。成年後心智年齡在 3 歲以上,未滿六歲間,無法獨立自我照顧,亦無自謀生活能力,唯有在高度的保護性環境下,才能從事極為單純、簡單的工作。
- 極重度:他們在學齡前只發展出極少的動作與感覺的能力,無法有較高階的語言與社交功能發展,他們很緩慢地發展出一些基本的動作與自我照護的行為,即使到了成年,他們仍然需要他人 24 小時全天候的照顧與監督。
病因
- 先天器質因素:很多個案都是原因不明的,已知的可能致病因素包括基因遺傳、染色體變異(例如:唐氏症、X染色體脆弱症候群)、出生前後物質代謝問題(例如:甲狀腺機能不足、苯酮尿酸症)、疾病感染(例如:母體感染德國麻疹、梅毒)、頭部異常(例如:腦水腫、小頭症)、中毒與過敏反應(例如:母體酗酒、藥物濫用)、妊娠異常(例如:早產)、生產過程意外等等,都是先天造成智能不足的因素。
- 後天環境因素:貧乏環境下的兒童,可能因營養不良,影響兒童體力與動機,病毒感染(腦炎、腦膜炎),外傷及物理傷害(例如:缺氧、車禍),或者是因醫療照顧不足,沒有及時處理身體、視覺、聽覺等障礙,影響其智能發展。
如何照顧智能不足者
- 智能不足的孩子,難免帶給父母心理上的失望與傷害,從震驚、否認到接納,往往是一段痛苦與折磨的歷程,父母親的不良適應,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負面影響。因此,早期的發現,並尋求專業的協助,可以盡量減少可能的傷害。父母親適當的情緒處理與教育諮商,可以提供較佳的後天環境,並減少因環境因素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提供適當的特殊教育,避免孩子因為學習上的挫折、與同儕的壓力,影響自尊心的發展,以及學習職業技能的機會。
- 智能不足者時常併發情緒異常,行為困擾及其他精神疾病,尤其較嚴重的智能不足者併發其他精神疾病者高達50%。但智能不足的認知障礙,語言表達差,常使其表現與一般正常智能者不同,在診斷上較為困難;最好由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詳細診治,提供適當的藥物治療、家庭與學校的諮商、心理治療、職能復健治療;並結合醫療體系中不同的專業科別,處理合併的生理異常。
注意事項
- 當孩子具有智能不足的臨床特質,得開立身心障礙手冊以利醫療及教育、社會資源的取得和應用。
- 建議照顧者把握6歲前的治療黃金期,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盡量配合療育內容,回家再繼續做練習,以提升療效。
- 建議照顧者可就孩子的學習特質,訓練個案的個人及團體適應功能,例如:若是個案的操作表現優於口語能力,可考慮給予較少口語負擔,較多操作類型的作業,並盡量以「示範、模仿」的方式讓個案學習。
- 建議照顧者需逐步提昇孩子的生活自理功能及團體規範的配合,以利後續的就學、就業表現。
總結
照顧智能不足兒童需要和對待其他兒童一樣,給予適當的身體照顧、適當的營養、愛和人際關係,給予符合孩子能力的期待,以及適當而不過度的協助,教導兄弟姊妹、同學和社會給予適當的尊重與協助,並且適當地運用醫療、福利與教育的資源。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560
HE-87026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560
HE-8702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