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服務,本院於112年1月8日凌晨四時起,分機號碼升為5碼!
原4碼分機號碼前冠*1*升為5碼(例如:原分機號碼為3116→1311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醫師許弘昌指出,絕大部分的病患,並非整個關節面都磨損,只是單側關節出現退化,新式手術能保留最多的骨本,他們將是最大的受惠者。
傳統關節炎手術 傷口大恢復期過長
許弘昌解釋,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做的成功與否,常憑藉醫師累積的臨床經驗,結果很難料定。此外,過程中須動用許多定位機械,造成的侵入性傷害往往沒有必要卻無法避免。
另一方面,許多病患抱怨,術後雖然能夠行走,但總是覺得膝蓋卡卡的,甚至跪不了也蹲不下去。既然失敗率高,恢復期漫長,有些病患寧願靠止痛藥以拖待變,也不願貿然開這一刀。
但機器手臂的問世,卻改變了此項局面,許弘昌說,目前能藉由術前的電腦規劃,人工膝關節的尺寸及擺放位置得以精準算出。術中提供立即的 3D 骨頭影像和膝關節運動參數,更能讓醫師及時調整或確認預定的假體位置。即使處理難度較高的髕骨股骨關節面,也能準確磨除受損範圍。 他說,根據國外經驗顯示最,近九成八的患者,可以在術後立即返家,一個月內即可回到原本的生活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