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劉女士原為某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在過去任職的20年中,工作表現平穩,除偏頭痛外,沒有重大內科疾病。然而近3年來,她開始出現焦慮緊張與憂鬱等情緒問題,也經常抱怨胸悶、心悸與頭痛。
劉女士起初認為這些症狀是工作壓力大所導致,故先至身心科求診, 也按時服用相關藥物,但症狀卻不見改善且逐漸影響到工作表現,迫使她不得不辭去工作。家人也發現她思考反應變慢與動作遲緩,個性變得被動,思緒不集中,並且比較不再注意外表與個人衛生。
在日常生活方面,她雖然仍可做些相對簡單的事情如購物與清掃環境等,但對於略為複雜的家務,如煮飯、財務管理或行程安排等,能力大不如前,可是並未出現明顯的記憶缺損、幻覺、妄想、不自主動作或睡眠異常。她因上述症狀持續進展,遂至神經科求診,在經過一連串的血液、神經心理測試及腦部影像學檢查後,被診斷為額顳葉失智症。
什麼是額顳葉失智症?
額顳葉失智症屬於進展緩慢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不同於阿茲海默症以記憶缺損為主要表現,而是以行為異常、執行功能缺損或語言障礙為早期表徵。其主要的解剖神經病理變化為皮質額顳葉退化。
此病最早由Arnold Pick醫師於1892年提出,他描述一位早發型失智症病人伴隨有失語症,死後解剖發現左側顳葉萎縮。1911年發現阿茲海默症的德國醫師Alois Alzheimer提出在額顳葉失智症病人身上,發現特殊的畢克氏體(Pick bodies),在當時畢克氏症(Pick's disease)被視為額顳葉失智症的另一個別稱。
常見的早發型失智症之一
額顳葉失智症的盛行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與路易體失智症,為第三常見的原發性失智症。好發年齡多小於65歲,為常見的早發型失智症之一,男女發生比例相當。一篇綜合型分析的文獻指出,額顳葉失智症為僅次於阿茲海默型失智與血管性失智症,第三常見的早發型失智症,年盛行率約在3-26%之間。
臨床表現可分為4種類型
患者多合併有行為異常,往往不容易與精神疾患做鑑別診斷。而依據其臨床症狀,可分為3種主要變異型:行為變異型,與早期行為異常與執行功能缺損有關;原發性進行性失語變異型,又可根據臨床表現細分為非流暢性失語與語意型失語;額顳葉失智症合併運動神經元疾病:
行為變異型額顳葉失智症
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情緒異常、人格改變與執行功能缺損。家人可觀察到病患個性改變(可能變得被動、冷漠無情,也可能變得焦慮緊張、急躁或衝動、出現強迫意念或行為)、衛生習慣變差、對於過去熱衷的運動或興趣變得索然無味,有些人甚至會逃避社交場合,這些症狀有時會被誤診為憂鬱症。
由於專注力不足或組織計劃的能力退步,使得工作表現明顯變差。患者在社交場合也會出現不合時宜的行為,與人的互動減少,變得冷漠,缺乏同情心或同理心。有些人的飲食習慣會改變,例如食慾大增或偏好甜食、高熱量食物等。雖然病患出現執行功能的異常,但記憶與視覺空間概念在早期幾乎不受影響。
語意型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
此類病人初期仍保有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會失去對於特定詞彙含意的理解力,也可能說不出想要表達的詞彙而用其他相近的話語代替,例如用「四條腿的動物」代替「狗」 等等。有時也會出現命名困難、詞彙搜尋困難或字義理解困難。有些病人會出現相關的失認 症,包含無法辨識人臉。
據文獻報導,這類患者會有左右邊不對稱的額顳葉萎縮,尤其在前顳葉處。左顳葉萎縮的患者多會出現語意型失語變異型,而右側顳葉萎縮者以行為變異為主要表現。患者左顳葉與右顳葉萎縮比例為3:1。
非流暢性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
患者主要以不流暢、費力、遲疑性語言表達與語言輸出減少為主要症狀,並常伴隨語法使用錯誤。病患雖知道要表達的語句,卻很難清楚流暢地說出來。他們對於簡單詞彙的理解認知還算正常,但若要理解較複雜的語句是有困難的。
額顳葉失智合併運動神經元疾病
約有12.5%行為變異型額顳葉失智症的患者合併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典型表現包含上運動神經元表徵(肌腱反射增強、肌張力痙攣性增強與腳蹠部的伸張反應)、下運動神經元表徵(無力、肌肉萎縮與肌纖維顫動)、構音困難與吞嚥困難。
4成患者有失智症家族史
在額顳葉退化疾病族群裡,大約40%有失智症家族史,其中10%為顯性遺傳。常見的變異基因為C9orf72、MAPT與GRN,約占所有遺傳性額顳葉退化疾病的60%。C9orf72基因變異在家族性額顳葉失智症占13-50%,此基因的non-coding GGGGCC 6個核苷酸的重複序列與額顳葉退化疾病合併運動神經元疾病最為相關。MAPT與GRN在家族性額顳葉失智症各占5-20%,MAPT為第一個被發現與遺傳性額顳葉失智症相關的單基因變異,主要機轉為透過改變微小管的穩定性與增加tau蛋白不正常聚合。GRN基因會轉譯為progranulin蛋白,參與調節細胞週期與發炎反應,過多不正常progranulin蛋白也與TDP-43(TAR DNAbinding protein 43)蛋白的堆積有關。
醫師如何進行診斷?
對於認知功能異常的患者,須仔細從病史、理學檢查與實驗室影像檢查加以鑑別診斷。早期額顳葉失智症患者主要表現為行為改變與情緒變化。神經心理學檢查可發現語言功能缺損、額葉執行功能異常(包含注意力、概念轉換與組織計畫能力)與情緒異常。與失智症相關的家族史也可幫助診斷。
影像學檢查可發現患者額葉與內側顳葉的皮質體積減少,頂葉與枕葉則相對不受影響。功能性影像檢查可發現額顳葉呈低代謝活性。腦脊髓液檢查可發現高於正常值的tau蛋白與低b-amyloid數值,但此結果仍需與阿茲海默症做鑑別(阿茲海默症有更高的tau/ b-amyloid比值)。
治療以症狀控制為主
此病尚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療,仍以症狀控制為主。例如使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來改善衝動行為、強迫意念或憂鬱;若出現精神病症狀,可考慮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以降低藥物副作用(如:錐體外動作症狀)的產生,但有心律異常的病人應避免使用。 患者晚期多死於因吞嚥困難與行動不便引起的感染,從出現初期症狀到死亡平均為6-11年,而合併有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患者預後最差,存活期約5年左右。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