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癌症剋星新曙光 多元細胞治療新利器
2020/12/16中國附醫積極發展多元性細胞治療提供病人選擇,尤其對第四期癌症病患更是一線生機!樹突細胞(DC)治療八大惡性腫瘤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一至二級低度膠質細胞瘤和第三級高度惡性膠質瘤、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八種癌症)
器官晶片展現精準醫療應用 中國附醫再度榮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2020/12/2「癌症器官晶片」技術由中國附醫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研究團隊結合臨床醫師共同研發,可在體外建立出病人的器官或腫瘤生理微系統的特殊晶片,在體外建構包含患者的活體細胞、組織功能、及生物流體等腫瘤微環境,真實反映病人癌症組織及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蔡長海生技-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強攻細胞治療
2020/7/27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細胞治療的前驅者,長聖國際生技致力於研究開發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療法,對相關病症給予新的治療契機,並針對每個人的差異給予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是全方位細胞療法之新藥研發公司。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上)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2020/6/8大腸直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部分患者甚至已經是第3、4期,發生年齡約50歲就開始攀升,男女罹患率約1.48:1。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下) 治療方式報你知
2020/6/8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可能依病情需要加上化療、放射線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會評估病人的年齡及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有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較早期的病人只需要手術切除,第三第四期(或部分第二期)的病人會因病情需要...
擔心肝硬化又害怕切片檢查◆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揚名國際
2019/1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新發現,揚名國際獲美國醫學會期刊刊登,幫助慢性肝炎病人治療後,即時追蹤與診斷,更助力建置台灣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消化醫學中心陳昇弘醫師表示
走出黑暗的幽谷 迎向彩色的人生~活體肝臟移植
2019/9/19依據衛生福利部死亡原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病」長久以來都是臺灣的「國病」之一。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幹細胞治療有了重要突破
2019/8/16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心臟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敵人,每年奪走大約1700萬人的生命,預估到了2030年,全球1年更將有2300萬人會死於心臟相關疾病。我國衛生福利部的報告也顯示,心臟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2018/12/22大腸直腸癌在全世界的癌症發生率位居第3,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更是逐年上升,2007年已超越肝癌成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高達20%的病人是在第4期才被診斷出來,而全身性藥物治療是第4期大腸直腸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近10年來,免疫細胞治療被認為有機會用於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症病人,醫學上也確實有了不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