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感冒,何時看中醫?
2018/12/24就中醫的觀點,感冒又稱傷風、冒風、冒寒、小傷寒,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症狀與體癥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咽痛、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等為主,是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中醫治療感冒須以辨證論治為原則,不同的臨床表現會被歸納為不同證型,不同證型也有不同的治法。一般治療原則是以解表發
藥得對才好得快 銀髮族常見的用藥問題
2018/11/26未遵醫囑服藥,可能使得藥物療效不穩定,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若醫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為是劑量不足之故而加重劑量,還會增加用藥安全的問題。老年人因老化造成生理上的改變,藥物進入體內產生的作用和代謝功能等也會改變,有些可能藥效增強,副作用也可能跟
好好坐月子 女性調理體質的黃金期
2018/11/22女性一生中有3個全面調整體質的機會,這3個機會分別是青少女初經來潮時期、產後坐月子時期與更年期停經前後。在上述生理轉換的過渡階段,藉由中醫藥的運用,可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其中又以產後坐月子最為關鍵。
憂鬱心情不美麗 中西醫併治 憂鬱症減輕了 社交關係更緊密
2018/10/24在中醫的傳統理論中,認為身、心為一個「整體」的系統結構,兩者是相互依存,無法分割的。當臟腑的氣血不平衡或是氣的運行失常都會影響情緒的穩定。臨床上透過「針灸」的治療方式可以減少憂鬱症的疾病嚴重度,透過針刺來疏通經脈、活血化瘀,國外也有許多臨床
中醫降低肺癌放化療及標靶治療副作用 讓治療更舒適
2018/8/15病人接受放化療或標靶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掉髮、頭暈疲倦、皮疹等副作用,接受中醫治療可獲得不錯改善,讓病人可以完成放化療的完整療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中醫部李艾玲醫師表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
三叉神經痛真磨人 可別誤當牙痛偏頭痛
2018/8/10三叉神經痛,其實診斷並不困難,常常只憑症狀表現,就明明白白顯示它的存在。但是因為有太多類似的顏面部疼痛容易與其混淆,醫生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三叉經痛的存在,就有可能忽略,因此誤拔了牙齒...
健康飲食搭中藥調理 逆轉體質不是夢
2018/7/26什麼是健康食品?政府訂定的「健康食品管理法」規定,健康食品是指能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且其功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非屬治療或矯正人類疾病等醫療效能的食品。 而健康食品所稱的保健功效,包括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免疫調節...
添好孕!個人化調理 中醫改善卵巢功能低下 好孕自然來
2018/7/25中醫部主治醫師沈俐伶說,卵巢功能低下的治療一向困難,因為它需要較多時間調理,以往均是病人出現月經量少、月經延遲甚至是閉經等症狀,病人才開始就醫。雲林一名38歲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