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COVID-19新冠肺炎後遺症 中西醫照護門診 – 針灸傷科
2022/7/19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多數人都以輕症的表現為主,但10-20%的確診者在康復的3個月後仍有症狀。常見的後遺症包含:關節疼痛、肌肉痠痛、頭痛、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焦慮、情緒低落等等。
COVID-19新冠肺炎後遺症 中西醫照護門診 – 中藥
2022/7/18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多數人都以輕症的表現為主,但10-20%的確診者在康復的3個月後仍有症狀。常見的後遺症包含:嗅覺或味覺異常、胸悶、心悸、咳嗽、喘、呼吸困難、腸胃道問題、疲倦、頭暈、頭痛、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焦慮、情緒低落等等。
中西醫合治新冠肺炎相關後遺症
2022/6/13新冠肺炎已經解隔離了,但是還是一直咳嗽、喘、胸悶、筋骨痠痛、疲倦、記憶力變差,怎麼辦?打完疫苗後出現神經疼痛、肩頸痠痛、胸口悶痛、頭暈、皮膚症狀,怎麼辦?復健部劉東桓醫師及中西醫結合科吳佩青醫師結合中西醫的觀點來治療新冠肺炎後遺症
「中西醫整合照護,全面守護過敏兒」榮獲「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 Award, SNQ) 認證
2022/5/23「兒童過敏中西醫聯合門診」醫療團隊成員包含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王婕醫師、中西醫結合科顏宏融主任、兒童醫院王志堯院長、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魏長菁醫師等,在治療兒童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三大常見兒童過敏性疾病有卓越成果,並透過資訊化中西醫...
風濕免疫中西醫聯合照護門診
2022/2/14中醫部成立風濕免疫照護團隊,與西醫風濕免疫科互相合作,對於以上症狀詳細問診評估,並搭配相關血液生化檢查、血清免疫檢查等診斷病因,共同提供最專業的評估及個人化的醫療照護。
中醫治療股骨頭壞死 降低人工髖關節置換機率
2021/5/1257歲的鍾先生,從民國105年8月開始右邊髖關節疼痛,經確診為股骨頭壞死第二期(Ficat and Arlet classification分期),透過中醫調理至今,不但不需仰賴止痛藥,也阻擋疾病的進展,延後置換人工關節的時程。
中西醫一起為您爭一口氣
2021/5/6呼吸困難中醫輔助醫療計畫 中醫藥輔助幫忙肺功能復原,調節免疫改善身體感染狀態,調整腸胃吸收改善營養狀態 針灸協同減緩大肌肉萎縮,幫助早期肢體活動功能復原,改善長期臥床或疾病所造成的疼痛
讓中醫一起來幫忙腦麻天使
2021/3/8腦性麻痺的常見的症狀為肢體僵硬、不協調或無力,可能伴隨語言或智能的發展遲緩,照顧這類病童需要極大的耐心,也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共同來協助。研究顯示在台灣約有60%的腦性麻痺兒童曾接受中醫治療,在中西醫共同治療照護後,病童的粗動作、精細動作與認知功...
口腔癌中西醫聯合門診
2021/3/3口腔癌的治療除了手術外,常合併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造成組織損傷而產生口腔粘膜炎、皮膚炎、骨壞死、肌肉纖維化等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口腔粘膜炎會導致粘膜潰爛疼痛、傷口臭穢、難以進食,讓病人苦不堪言,除了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外,常常造成病人被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