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及研究團隊 救命,保肢,顧功能!
2020/12/8本團隊集合骨科、病理科、放射科、放射腫瘤科、成人及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提供以下專業醫療服務: 1. 骨腫瘤之多維列印輔助精準導航手術 2. 惡性骨肉瘤生物性保肢重建手術 3. 惡性骨骼肌肉系統腫瘤之 - AI 輔助影像及病理診斷 - 精準藥物治療
心血管尖端醫療服務
2020/6/22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血栓,有九成以上來自左心耳內,房顫消融手術可減少心房顫動發作與改善生活品質,效果皆顯著優於藥物治療,左心耳封堵術預防中風的療效不亞於傳統口服抗凝血劑,手術的安全性也顯著提升。
中醫護髖 延緩股骨頭壞死
2020/4/22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指股骨頭細胞失養壞死、軟化塌陷,造成髖關節破壞的一種疾病。常見可分為創傷及非創傷性。現在除了西醫藥物治療、高壓氧、手術治療以外,中醫方面可以藉由針灸:調理氣血、疏通經絡,中藥:調整體質、強筋壯骨、補氣活血、化痰祛瘀...
阿伯提款手不抖了 免開刀不再為顫抖症所苦
2019/9/11中國附醫神經部主治醫師呂明桂表示,「原發性顫抖症」通常是顯性遺傳的對稱的姿態性或動作性顫抖,通常在青少年或老年時期發生,病情緩慢的進展。目前仍未有定論可能的病理
小心!乾癬控制不好也會造成關節變形
2019/8/741歲劉小姐, 在大四時診斷有乾癬,四肢和身體出現大片紅疹並不斷脫屑,即使像現在這樣的大熱天高溫,都必須穿長褲長袖,以避免異樣眼光。2-3年後,手部開始出現關節炎,當時
長期上背痛、血糖突然控制不良 可能是胰臟癌前兆
2019/6/26胰臟癌是癌症中的隱形殺手,主要是它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也沒有可靠有效的定期追蹤篩檢工具,所以一旦診斷出,常是癌症中晚期。據統計,僅有五分之一的病患有機會接受根治性治療,而胰臟癌特別容易侵犯轉移,若無法早期診斷,稍加猶豫就常會造成轉移無法根治。
喚醒免疫 追獵肺癌 免疫治療正夯 肺癌的新契機
2018/10/3肺癌藥物發展有三次大革命,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到現在的免疫治療。衛生福利部剛公布「特管辦法」的自體免疫細胞輸入,也許是肺癌病人治療的新選擇。抗癌第三次革命,免疫
腦深部刺激術 治療巴金森氏病的重要電子利器 跨專科精密手術 有效控制症狀及藥物副作用
2018/9/5巴金森氏病為國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以及平衡障礙等。雖然在疾病早期藥物治療效果通常不錯,但隨著疾病進展,藥效持
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 隔山打牛遠距效應 雙效打擊癌細胞
2018/7/4癌症治療新趨勢,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能雙效打擊癌細胞。放射治療能使腫瘤抗原釋放,改善腫瘤微環境,因而啟動特異性T細胞免疫反應,強化體內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微創代謝手術 糖尿病治療新機轉
2018/5/23現在面對愈來愈嚴重的肥胖及糖尿病問題,世界糖尿病聯盟早於2011年已經將手術治療納入糖尿病治療的指引中,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也於發表「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指引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