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胃鏡縮胃減重手術!體外無創恢復快 術後隔天返回工作崗位
2022/5/25對於BMI 32.5以上且合併代謝及疾病的病人,建議接受減重手術的積極治療已是醫界共識,並已納入健保給付標準之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張安迪醫師表示,透過「胃鏡縮胃手術」的方式進行減重治療,無需額外住院,且治療僅需約1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治療後隔天即可返回工作崗位...
緩解COVID-19長期後遺症 中醫調理4處方
2022/4/18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
延緩「失智」海嘯 中醫頭皮針有解方
2022/4/15失智症就是老人癡呆嗎?日本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台灣則統一稱為「失智症」。正常老化的認知功能退化,只是輕微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並不會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交能力。
頭頸癌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減輕副作用、有效控制病情
2022/3/30頭頸癌指的是頭頸部發生的癌症,包含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唾液腺癌、口腔癌等。根據各國的研究報告,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歸納出不同的癌症和不同的期別(TNM staging)都有適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第3期、第4期的頭頸癌除了手術治療外...
自我評估「肌少肥胖症」 中醫調養增肌又減脂
2022/3/24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
中醫來解惑》過動妥瑞兒飲食不NG 孩子不吃中藥粉怎麼辦?
2022/3/18甜食對孩童的影響甚鉅,特別是妥瑞兒,只要吃到一點點甜食或冰冷食物,原本的肢體抽動及怪聲馬上發作,甚至頻繁且強度變大,需2~3天後症狀才能慢慢緩解,因此我常開玩笑妥瑞的孩子從小就注定要當個健康寶寶,少零食、少3C、多運動,比同年齡的孩子頭好壯壯!
生活型態是種選擇 應用理論促進健康行為的延續
2022/3/11從事這些社會認定或指引認為不健康行為的過程,心裡也不斷萌生出罪惡感,也更加強化自己是「不健康者」形象的想法,導致到最後打斷運動或健康生活計畫的延續。無論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或在服務個案過程,經常有機會討論到「如何形成健康生活型態」的議題。
莫名肌肉痠痛、抽筋? 小心可能是陽光維生素缺乏族群
2022/3/2冷冷的冬日氛圍總讓人想待在溫暖的室內,不知不覺就減少外出曬曬太陽的機會,尤其是防疫期間養成宅在家不出門的人,要特別當心冬天日照不足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症狀包括突如其來莫名的肌肉痠痛、熟睡到一半突然抽筋、肌肉無力感、心情抑鬱,或是體重增加。
人工耳蝸(電子耳)讓聽損者重獲新「聲」 改善戴口罩溝通受阻的防疫生活
2022/3/253歲鍾教授於7、8年前驚覺自己聽力受損,疫情爆發前還能利用讀唇語來判讀對方的語意,但隨著疫情爆發,口罩卻成了他的阻礙。鍾教授一開始選擇中醫針灸延緩聽力受損,但生活仍有諸多不便,後來決定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治療,經陳光超副院長診斷為極重度感音型聽損,針對受損最嚴重的右耳進行手術,透過電子耳手術讓他恢復原本正常的生活
防疫食戰 6尖兵助您贏得免疫
2022/2/16目前國內疫情仍持續,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提升自身免疫力以增加自身保護力尤其重要。居家防疫期間,飲食該如何準備,六大類食物怎麼採買,吃哪些東西有助於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