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內外調養 常保好顏色
2021/1/15中醫美容的方法多樣化,主要分為中藥美容(包括內服、外用,像是皮膚貼敷、臍敷、熏洗、擦洗、蒸浴、浸浴等)、飲食(食療)美容、 針灸美容、推拿美容、運動美容、情志美容等。
膽囊裡有石頭
2020/12/29膽囊連接於肝臟下方,外觀為一袋狀,長約8~12公分,為一個可伸縮的囊狀物,主要的作用是濃縮及儲存肝臟所產生的膽汁,膽囊本身並沒有製造分泌膽汁的功能。人體的肝臟每天約產生約800~1000CC的膽汁,這些膽汁經由肝內膽管流至總肝管再經由膽囊管進入膽囊內...
中西整合團隊包辦肝臟移植一條龍 中西合璧肝肝好
2020/10/28因肝臟移植後肝友多合併慢性疾病問題,故鄭隆賓院長特地與中醫部合作,延請黃升騰部長及林宏任主任、賴香君醫師同時段看診,提供給肝友更便利的中西醫合併治療。卓先生因為肝臟移植後整合中醫療養...
肝癌是沈默殺手 高危險群要提高警覺
2020/8/19過去認為肝癌病程進展很快,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到了晚期多伴隨腹痛、腹脹、黃疸、腹水、疲累、食慾不振、體重下降、消化道出血,甚至腹部可觸摸到腫塊等,以致當病人發現症狀而就醫時,往往已是肝癌末期,治療效果當然不好。
保肝從定期檢查做起 別讓肝硬化擴展惡勢力
2020/8/18國人的肝硬化多因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炎所引起,發展過程漸進而緩慢。由於肝細胞或其周邊組織受到病毒、酒精或其他因素破壞,肝組織發生彌漫性壞死,有明顯的纖維組織增生及肝細胞結節狀再生,導致肝臟的結構改變,進而變形與變硬。
這樣吃,最顧肝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原則
2020/8/18肝性腦病變是肝硬化患者普遍會發生的合併症之一。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肝臟疾病,是體液、電解質或酸鹼值不平衡,以及缺氧、便祕、消化道出血、高血氨症、感染和所用藥物如麻醉藥、鎮靜劑,以及蛋白質攝取過多而增加腸道中的蛋白質含量,致使腸道細菌分解產生較多...
再忙,也要喝杯咖啡?
2020/2/24咖啡是最受歡迎和消費最廣泛的飲料之一,主要是由於它對中央的刺激作用及味道和香氣。咖啡含有800多種揮發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咖啡因和綠原酸是最常見的化合物。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喝咖啡可能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和肝病,另外,前瞻性研究...
當病態肥胖遇上肝癌肝硬化◆減重手術改善疾病生活更好
2020/1/15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指出,減重代謝手術對肥胖不只減重效果好,連帶解決因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等問題。但對於同時合併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病人,則可能因為升高的手術風險
擔心肝硬化又害怕切片檢查◆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揚名國際
2019/1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新發現,揚名國際獲美國醫學會期刊刊登,幫助慢性肝炎病人治療後,即時追蹤與診斷,更助力建置台灣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消化醫學中心陳昇弘醫師表示
再一次自由呼吸的機會~肺臟移植
2019/9/26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臺灣每年更有將近七千人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氣喘)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阻塞,無法透過正常的呼吸功能順利地使氣體進出肺部,進而導致換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