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小腸移植改善進食!39歲男戰勝侵襲性腹內類結節纖維瘤
2022/6/139歲的廖先生在6年前因結腸癌及家族大腸性瘜肉症,切除全部大腸,2年前又發現小腸腸繫膜長出8公分類結節纖維瘤,手術切除腫瘤勢必失去大多數小腸,會面臨「無腸可用」,只能先插管引流方式控制腸液滲漏導致的腹內膿瘍,必須減少食量,導致體重減輕,所幸其主治醫師詢問小腸移植團隊是否有小腸移植的機會,才為廖先生找到一絲曙光
免疫細胞輔助治療肝癌第四期 拼布老師拚出新生機
2021/11/24癌症治療除了正規的手術及化放療之外,還有新穎的標靶、免疫及創新細胞治療等輔助療法,合併多種治療更能增加癌症治療成功及控制機率。 蔡女士在接受治療期間除因標靶藥物造成的手足症候群外並無其他之副作用,精神及體力狀況都無影響
癌症剋星新曙光 多元細胞治療新利器
2020/12/16中國附醫積極發展多元性細胞治療提供病人選擇,尤其對第四期癌症病患更是一線生機!樹突細胞(DC)治療八大惡性腫瘤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一至二級低度膠質細胞瘤和第三級高度惡性膠質瘤、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等八種癌症)
中西整合團隊包辦肝臟移植一條龍 中西合璧肝肝好
2020/10/28因肝臟移植後肝友多合併慢性疾病問題,故鄭隆賓院長特地與中醫部合作,延請黃升騰部長及林宏任主任、賴香君醫師同時段看診,提供給肝友更便利的中西醫合併治療。卓先生因為肝臟移植後整合中醫療養...
蔡長海生技-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世界~中國醫藥大學邁向更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大學
2020/9/22中國醫藥大學要邁向世界100大,面對嶄新的挑戰,洪明奇校長樂觀又滿懷自信的說,本校教授都學有專精,每一位都像「仙」,可是大家記住,除了自己很厲害之外,你的同事也要很厲害,我們團隊就會更厲害,讓學校這個「龍」才能更顯赫;2030年我們目標要成為標竿...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
再一次自由呼吸的機會~肺臟移植
2019/9/26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在臺灣每年更有將近七千人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氣喘)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阻塞,無法透過正常的呼吸功能順利地使氣體進出肺部,進而導致換氣不足。
走出黑暗的幽谷 迎向彩色的人生~活體肝臟移植
2019/9/19依據衛生福利部死亡原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病」長久以來都是臺灣的「國病」之一。
外科醫生的無畏- 化不可能為可能 器官移植中心鄭隆賓院長 演講分享人生智慧的甘泉
2019/9/9「我的病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我更沒有放棄病人的理由。」這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醫師堅定的信念。為此,他不畏挑戰高難度的手術,如今,鄭院長帶領團隊已完成1100例的活體肝臟移植,在全世界排名第9,獨到的醫療技術成就,讓他站上台灣醫療典範的地位,實為華人的驕傲!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肝癌
2018/12/20臺灣每年有超過1萬人罹患肝癌,根據衛福部發布的2017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肝癌位居第2,每年奪走約7000個寶貴的生命。為了提供癌症患者更完善的醫療照護,衛福部今年有限度地開放醫療院所提供免疫細胞治療,本院已提出申請,初步將對晚期肝癌患者(局部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