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八旬長者 從精明轉為溝通困難 中醫大附醫「智憶康」 AI預測腦齡老化五歲 一分鐘找到早期失智症 幫助臺灣高齡社會
2023/10/2081歲的張伯伯,原來精明開朗,今年初開始,卻經常忘記他人交代的事情,也不願意與家人交流,且說話邏輯不易理解,經家人陪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由神經部主治醫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先透過傳統檢查方式,
近八旬長者急性腦中風 中醫大附醫「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 CT檢查免顯影劑 AI只花90秒鎖定腦傷區與體積 精準即時搶救 術後長者康復能活動
2023/5/25為避免長者施打顯影劑可能突發的健康風險,以及加速醫師臨床評估的準確性,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隨即啟動人工智慧中心開發的「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運用AI大數據建構的人工智慧模型,分析CT腦部影像,並模擬其施打顯影劑後的影像,來預測林女士損傷的腦部區域落點與體積,診斷出林女士為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結合後續AI分析CTP得到的可救治區域與不可救治區域等資訊,輔助醫師判斷其治療成效。
登山意外重傷全身癱瘓 精準細胞治療逆轉脊髓再生 半年後能靠自己吃飯
2023/2/242歲的張先生於民國110年12月登山時意外墜落,造成脊椎第5到7節頸椎骨折,胸部以下全身癱瘓,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民國111年3月施打第一劑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MSCs),由中國附醫脊椎中心匯集神經外科等專家團隊合力搶救,同時術後積極進行復健,張先生至今已完成總共5劑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
巴金森氏症難辨步態「步態凍僵」? AI診斷系統協助神經內科半小時發現七旬長者病情 早期揪出延緩病徵
2022/11/271歲莊伯伯罹患巴金森氏症已十五年,近期家人發現伯伯走路經常停滯不前,腳像是突然走路被地板黏住這般僵硬,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求診,透過「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的輔助,利用AI運算分析步態影像數據,發現可能出現了巴金森氏症中後期的「步態凍僵」,讓醫護人員得以及早介入再治療,延緩相關病徵
坐骨神經痛!微創手術治療 走路不再怕「觸電」
2022/8/1731歲的賴小姐因運動傷害,造成長期左側坐骨神經痛問題,無法久站、久坐,甚至從腰到腳底都出現痠麻感,經一般民俗推拿、中醫、復健皆無明顯改善,賴小姐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劉東桓醫師,並接受精準微創手術-經皮腰椎擴孔神經解離,術後約半小時即可
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診斷平台,改善偏鄉醫療決勝院前!
2021/4/3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人工智慧輔助心電圖,「急性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判讀模型,結合對12項心律不整的判斷及急診檢傷的自動高風險評分系統,為全方位的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診斷平台,掌握黃金救援時間
乳癌令人憂 要做乳房攝影檢查喔!
2020/11/5近15年來,乳癌的發生率節節攀升,已高居我國女性好發癌症的首位。雖然目前還無法有效預防乳癌的發生,但若乳癌能夠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預後相當好,例如零期癌的治癒率就高達97.7%。研究也顯示,50歲以上婦女每1-3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
AI搶救心肌梗塞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落地急診
2020/10/21許凱程主任表示,面對急診醫療壅塞及非典型病徵之情形,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 (AI中心) 許凱程主任與心臟科醫師團隊聯手打造「人工智慧輔助急診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利用AI演算法之分析心電圖訊號變化…
不敢做切片?新式切片法 改變攝護腺癌診斷模式 更精準
2019/7/10患者陳先生今年70歲,因小便無力、尿不乾淨而至診所就醫,檢查結果發現,除了攝護腺肥大以外,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 (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 ) 也升高,醫師建議做攝護腺切片,陳先生因擔心切片有感染、出血等風險,而遲遲不敢切片。
磁振造影檢查 偵測體內病變的火眼金睛
2019/1/10磁振造影對於腦脊髓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都有極優異的診斷與偵測能力,能產生高對比、高解析、高靈敏度的醫學影像。在臨床上,它可廣泛應用於從頭到腳、從 外到內所有病灶的偵測,小至內耳道、顱神經或神經纖維病變,也都難逃它的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