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減/戒檳榔,撿/拾健康
癌症中心 癌登癌篩組製2021.06
檳榔為導致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經研究證實即使不添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等,「檳榔子」本身即為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子中的檳榔素、檳榔鹼等都是致癌成份!(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檳榔的粗纖維加上石灰顆粒,長期咀嚼會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也可能導致牙齦出血、口臭、口腔黏膜灼熱感及口腔潰瘍等,加上檳榔汁液中致癌物成分的刺激,就有可能進而癌化形成口腔癌。
嘗試戒檳其實並不困難,首先要先找到戒檳的信念,例如:
為何而戒?
- 長期咀嚼造成牙口不好,無法享受美食
- 嘴巴總是紅通通,觀感不好
- 牙齒不顧好還要花錢植牙
為誰而戒?
- 我是家中經濟支柱,不能生病
- 我還年輕要陪伴家人
- 小孩還小,要參與他們的成長等
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能讓自己邁出第一步,都是好的開始。
要一次完全戒除,是不容易的,這樣反而容易放棄,建議先從減量開始,有信念之後,可以檢視目前的嚼食狀況,並且 設定階段性目標 ,從減量1/4開始循序漸進,每完成一個階段,在繼續下一個階段減量1/2à減量3/4à一直到完全戒除為止。如果短時間內沒辦法進到下一階段,也請不要氣餒,先維持,再繼續,無論如何都比過去的自己更好一些。
依據訪查過程中多數嚼食檳榔的原因,多為工作需要(交際應酬)、提神或保暖等
需求,但是由於檳榔的致癌性強,這些需求其實都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為了身體著想,應該遵循國健署拒檳三招 「麥哺、麥揪、麥請」,及早減檳進而戒檳,不只遠離癌症,對自身健康更是有益無害。
其他拒檳小撇步
- 哀兵致勝法:「我嘴巴潰瘍不能再吃檳榔了!」或「我朋友得口腔癌,我不敢再吃檳榔了」。
- 自我解嘲法:「我太太不希望我吃檳榔,我怕我老婆生氣」。
- 走為上策法:「我沒時間吃,要先去忙了!」、「我先接電話處理事情喔」。
- 投桃報李法:隨身攜帶口香糖或糖果,當朋友邀約吃檳榔時,拿出替代物
「每次都吃你的,這次換吃我請的啦!」 - 安身立命法:「我朋友得口腔癌,我不敢再吃檳榔了」
- 虛與委蛇法:採用拖延方法,轉移對方注意力。「最近看新聞說經濟很差,失業的人又增加…」、「你知道隔壁OOO生病住院嗎」。
其實檳榔沒有成癮性,只是習慣問題,慢慢減量一定可以戒除,在戒檳的同時若能配合運動一起進行,不僅能使身體更健康,心理壓力也能得到釋放,除了使用戒檳替代物外,也可以透過飲用適量咖啡、茶或適量補充維他命B群,使自己體力及精神更佳!不管使用哪種方法,一定要堅定戒檳榔的決心,對自己有信心一定會成功!!
把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癌前病灶,阻斷威脅
國民健康署補助
(1)30歲(含)以上,目前有吸菸或嚼食檳榔(含戒檳)之民眾
(2)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及原住民
可定期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目的是希望針對有接觸菸及檳榔等高風險物質之民眾,透過篩檢能及早發現癌前病灶並予以治療,進而阻斷演化為癌症之威脅。
如需諮詢,請洽本院癌症篩檢站或(04)2205-2121轉癌症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