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坐骨神經痛!微創手術治療 走路不再怕「觸電」
2022/8/1731歲的賴小姐因運動傷害,造成長期左側坐骨神經痛問題,無法久站、久坐,甚至從腰到腳底都出現痠麻感,經一般民俗推拿、中醫、復健皆無明顯改善,賴小姐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劉東桓醫師,並接受精準微創手術-經皮腰椎擴孔神經解離,術後約半小時即可
救人的雷射光-靜脈雷射
2022/5/16靜脈雷射的波長落在紅光區,在過去又稱為低能量生化雷射治療或氦氖雷射治療,是一種波長為632.8nm的低能量雷射紅光,透過靜脈留置針侵入到血管內的照射治療,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會有疼痛與感染的風險。
體外震波治療
2022/3/29體外震波治療最早是應用在腎臟結石的處理,是非侵襲性且安全有效的治療,後來體外震波治療被廣泛應用在骨骼肌肉肌腱韌帶疾病的治療,顯示出其優異顯著的療效。除此之外,近年來不斷有生物實驗及臨床報告指出,體外震波治療能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的去髓鞘性足部疼痛,甚至在改善糖尿病足傷口癒合方面有明顯幫助
本院復健部擁有完整的「智能機器人訓練中心」
2022/2/17針對脊髓損傷、腦中風、腦傷、巴金森氏症、衰弱肌少症病人,我們擁有先進的 上肢機器人:智能手(Reogo)、鏡像手(Mirror hand)、肌力寶(Nimbo)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啟而走(Keeogo)、自立行(Free walk ) 上銀科技下肢肌力訓練機(Hiwin)...
超能量磁場SIS(來自英國原廠BTL,最新一代緩解疼痛鍛鍊肌肉的新利器)
2021/9/7應用兩大功能:1、高量磁效應 2、生理電效應高能磁效應可改善受傷的肌肉 磁會生電,電會刺激肌肉收縮放鬆,磁電也會刺激神經組織的運動神經元,可運用在神經肌肉修復,可達到止痛以及關節鬆動的效果。
運動傷害-重訓篇
2021/7/27運動後適當舒展胸大肌,以及肩頸邊緊繃肌肉如斜角肌,輔以肩胛骨中下斜方肌訓練(避免圓肩)做姿勢調整,逐漸改善肩關節活動角度,等到肌肉關節狀況改善後,才能慢慢增加訓練的強度。即便如此,偶爾還是會面臨肩膀緊繃關節活動又下降...
孩子平衡變差、容易跌倒,是有感覺統合障礙嗎?
2021/7/2造成孩子跌倒、平衡變差的原因有很多,尤其小小孩子無法明確指出疼痛,更容易被輕忽而延誤孩子治療的黃金時機。該如何判斷孩子是感覺統合問題,還是肌肉、骨骼、神經等發育問題?復健科醫生這樣說⋯⋯
心臟復健 強化脆弱的心
2020/12/17心臟復健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在原有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限制下,提高心臟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早日回歸職場,並且讓患者了解自己身體面臨的問題,參與健康自主管理,降低再次發病的風險。
語言治療師能幫你什麼忙?
2020/11/19語言治療師提供專業協助的對象,涵蓋剛出生的小嬰兒到阿公阿嬤。服務內容廣泛,依年齡可區分如下:兒童及嬰幼兒 ● 吞嚥困難 嬰幼兒因吸吮動作不協調導致喝奶嗆咳,容易有發紺的現象,或是不願意嘗試副食品...
重複性顱外磁刺激術
2020/10/19重複性顱外磁刺激術利用電磁效應產生電磁脈衝並穿過頭骨到達對應的大腦區塊,藉由連續且規律的重複性刺激,進而達到增強或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運用於腦中風輔助治療,可加強神經反應,對於上下肢運動功能與語言功能皆有不錯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