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MAKO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傷口小疼痛少住院天數少
2021/2/24台中77歲男患者表示10年前右膝曾接受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時間長、傷口疼痛且術後需要接受數個月的復健治療,影響生活品質。經許弘昌副院長使用新式機器人手臂_MAKOplasty置換左膝關節,病人術後即可下床,病人表示術後疼痛感明顯降低,活動角度較傳統手術大,最重要的是不需天天往復健科報到...
退化性關節炎疼痛難行 微創關節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2021/1/862歲的魏女士,受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先前曾於他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未見明顯改善;輾轉接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李光申副院長的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術後2-3天即能使用助行器行走自如,術後不滿五天即能出院。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右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不適已...
正前位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改善關節疼痛 找回活動力
2020/9/9大多數人工關節置換就是指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洪誌鴻主任表示,近年來統合型治療及微創手術蓬勃發展,重要的是保留肌肉韌帶組織。洪誌鴻醫師指出,不論膝關節或髖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感染又化膿 「3D列印模具」術後順利回到工作崗位
2020/5/867歲的周媽媽,體型豐腴且患有糖尿病,因長期久站導致膝蓋退化性關節炎。1年前於外院接受右膝人工關節重建手術,術後膝關節疼痛症狀不見好轉,2個月後傷口化膿感染,經清
邁向人工關節置換新紀元 淺談微創、精準、動態、三維及定量的機器手臂輔助關節置換術
2020/3/9由於科技的高度發展,不讓「達文西機器手臂系統」專美於前,200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便發展出骨科高科技的「機器手臂」來置換部分膝關節,稱為「機器手臂輔助關節置換術」。
新式脊椎微創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前要知道的六件事情
2020/3/6在汽車有導航的時代,現代脊椎手術也開始可以利用3D影像術中即時導影來導航增加手術準確度,特別是微創手術,為了增加手術安全性和準確度,藉由術中影像導引,可以安全置入鋼釘、支架,安全移除骨刺。電腦導航脊椎手術適合用於微創脊椎手術,甚至因為精準度增加,可以使用在複雜脊椎翻修手術,脊椎側彎手術大大增加...
開心打羽球 啪!阿基里斯腱斷了
2019/11/25打羽球是國民運動,過程中常要急跑、急停、急跳,若是暖身運動做得不夠,阿基里斯腱斷裂的傷害時有所見。臨床上最常看到的狀況是,中年上班族只在假日或有空時打打羽毛球,亦即所謂的「假日運動員」,原本就疏於訓練,上場前又不注重暖身運動,以致阿基里斯腱...
跑出健康來 做好準備才安全
2019/11/22跑步既不需要昂貴的裝備,場地限制也較少,近年來臺灣熱中於跑步健身的人口成長迅速。國內外的研究均已證實,跑步能帶給身心諸多好處,包括增強心肺功能、伸展四肢肌肉及燃燒熱量,持續跑步一段時間之後,腦部還會釋放出類嗎啡的激素,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
游出來的痛 游泳肩◆蛙腳膝
2019/11/20游泳素來有「運動之王」的美稱,可是在游泳時,身體特定部位如肩部與膝部需要重複動作,又需要大幅度的身體協調感與技巧互相配合,若是姿勢錯誤,還是可能游出問題來。本文介紹游泳最常
別做籃球場上的傷兵
2019/11/19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的4條主要韌帶,分別負責各個方向的穩定性,彼此又有協同作用。因此,對於年輕人的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受傷,一般運動醫學的醫師都會採取積極的手術治療,以恢復膝蓋原本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