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教學研究領域銀獎
2023/1/12海雲平台為全台唯一整合300萬人長期臨床就醫軌跡、23萬人基因數據、與全台環境暴露的多元數據,透過獨有數據製程,提供研究者好上手、高品質、易操作、符合倫理規範、資安無虞之數據,快速資料探索之互動式儀錶板,與好用的分析指引與平台。從海雲平台可促進由數據產生洞見、由洞見改善臨床的良性循環,推動實證醫療品質的下一個里程碑。海雲平台-數據旗艦,智能無限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教學研究領域銀獎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
2023/1/12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加護病房中高盛行率、高死亡率、卻容易被忽視的疾病。正確而即時的落實肺保護通氣策略和標準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癒後和死亡率。本團隊過去面對了一樣的問題,因此開始致力於建立跨領域團隊、舉辦教育訓練,提升團隊診斷和處置共識、建立標準化處置流程。並藉由PowerBI導入,輔助ARDS診斷和治療,並監控病人動態,成功的解決和突破過去面對ARDS病人的困境,並期許能推廣、受益更多病人。PowerBI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症照護,傾力捍衛呼吸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住院服務領域佳作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行政管理領域標章
2023/1/12「超長住院率」為醫院的醫療利用評估重要指標,超長住院易導致需要住院之病人無法順利入住,不僅影響病人就醫治療權益,長期住院更會增加醫療成本,以及醫療糾紛的產生與可能衍生的法律問題。在超長住院的管理應兼顧效率及品質,本專案整合「出院後三日再急診」及「出院後十四日再住院」指標,建置超長住院病人監測平台。 傳統指標蒐集多為事後指標,且需跨系統及人為個案條件篩選,耗時且易發生人為錯誤。指標檢討時個案多已出院,僅能回溯個案狀況,無法及早介入發現問題,進行系統性改善。利用MicrosoftPowerBI整合系統建立超長住院病人監測平台,結合大數據資料庫及資訊平台,提供管理者快速、準確資訊,強化管理效能。針對超長住院病人即時介入,提供跨領域服務及完善後送管道,提升住院照護品質。整合、即時-兼顧效率及品質的超長住院病人監測平台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行政管理領域標章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環境管理領域標章
2023/1/12近年來化學品災害事故頻傳,例如2015年天津市天津港發生重大的化學品爆炸災害,因而造成165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68.66億人民幣,更有110名消防跟公安人員因未先清楚辨識化學品即逕行救災而死亡,錯誤的救災方式導致化學反應加劇,而造成重大傷亡。醫院因為醫療及研究所需,會存放許多的化學品,因此對於化學品的辨識、保存、監控以及化學品災害的預防進行智慧化的管理尤為重要。 藉由源頭管理和智能資訊彙整,化學雲智慧管理系統可精準掌握醫院整體化學品使用情形,讓本院的化學品管理更臻完善,明確阻止災害發生。此系統可精準呈現各單位化學品地圖及相關資訊,於意外發生時第一時間提供最詳細且明確的資訊,讓消防人員做出最正確的因應及防護,避免辨識錯誤恐導致更大傷亡。『化』整『危』零~化學雲智慧管理之運用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環境管理領域標章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行政管理領域標章
2023/1/12疾病分類編碼最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臨床醫學的研究。然台灣的健康保險採取基於診斷關聯群(diagnosis-relatedgroup,DRG)的給付方式後,每筆病歷的疾病編碼的正確性開始影響醫院所得到的健康保險給付,每筆病歷在申報前都必須經過審慎的ICD編碼工作,而這項工作在台灣通常是由各醫療院所的疾病分類師負責。 由於ICD代碼數量繁多,病歷內容複雜,為了減輕醫院疾病分類師,以及其他有疾病編碼需求的工作人員在編碼工作上的負擔,我們研究了近期的自然語言相關技術,開發可用於自動預測ICD-10編碼的機器學習模型,並將此模型和其他編碼所需的輔助功能集成在一個網頁服務上,能在院內網路環境中提供同仁一個更加便利與現代化的編碼輔助工具。AIICD智慧權疾至高無上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行政管理領域標章的殊榮。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社區健康(含長照)領域佳作
2023/1/12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是最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為了避免潛在的併發症,改善STEMI患者的臨床預後,必須趕快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為了克服這個難題,我們將所開發的人工智慧輔助12導程心電圖診斷演算法搭配微型12導程心電圖機,應用於救護車上使用,以實現院外的遠端STEMI心電圖診斷,希望加速病患處置流程。2021年7月17日至2022年3月26日期間,AI總共判讀了362份來自275位病人的院前12導程心電圖,AI判讀所需的平均時間為37秒,而線上醫師判讀的時間為77秒,沒有導入AI的消防分隊的線上醫師判讀的時間更長達127秒,且有5%的心電圖,線上醫師判讀時間長達10分鐘以上。因為心電圖機操作簡便,89.1%的急救人員(EMT)第一次操作就能成功完成心電圖記錄,期間共有10位STEMI病患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從接觸病人到急診的時間(contact-to-doortime)只有短短的19分鐘。 導入全天候人工智慧輔助遠端STEMI心電圖檢測系統可提升院前STEMI診斷的速度與精確性,並有助於縮短從接觸病人到治療的時間(contact-to-treatmenttime),讓STEMI患者儘早接受血管再暢通治療。中台灣AI救心網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社區健康(含長照)領域佳作的殊榮。
2022年國家品質標章_勵「晶」求治-腫瘤晶片精準選藥,有效提升抗癌成效
2022/12/31癌症預防、預測、精準技術快速進展,提供人類更高的生活品質,本項目利用患者的腫瘤樣本,建立了一個用於抗癌劑篩選的患者衍生腫瘤球體平台。本技術是開發體外患者腫瘤微環境,通過高通量、高品質的細胞活性檢測和生物標誌物分析,預測每位患者的各種抗癌劑的療效。此腫瘤球體平台具有脈管系統、細胞異質性與患者腫瘤高度相似、缺氧梯度、球體大小均一、細胞數量一致等優點。在本平台上,我們驗證了患者來源的球體與活檢的基因表達相似性高,應可反映真實的腫瘤微環境和癌症藥物結果,並且根據臨床數據顯示,此平台達到了86.7%的敏感性、80%的特異性和85%的準確率,提供癌症精準醫療的整合解決方案,除了省去醫療資源的浪費,更為患者提供了爭分奪秒的用藥機會,進而期望改善整個癌症治療效益。
台灣腎臟醫學會壹佰壹拾壹年度財團法人陳萬裕教授學術基金會傑出研究獎
2022/12/11台灣腎臟醫學會111年度財團法人陳萬裕教授學術基金會傑出研究獎為財團法人陳萬裕教授學術基金會為鼓勵腎臟病研究,於民國77年起迄今,歷年來委託台灣腎臟醫學會辦理財團法人陳萬裕教授學術基金會傑出研究獎,並透過遴選作業表揚年度研究成果傑出的腎臟醫學會會員壹名
111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計畫 新增收案數/新增收案率/跨專科新增收案 典範獎
2022/12/10國健署核定全國之286家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此獲獎內容是以健促機構內糖尿病患加入健保署糖尿病品質支付服務之比率,獲得新增收案數典範獎(全國共5名)
111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計畫 機構特色標竿優等獎
2022/12/10國健署核定全國之286家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 機構特色標竿(以創新性永續性成效性標竿性外推性評分)獲得優等獎(全國共15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