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飲食若三低 三高滾一邊
2018/12/27常聽人說「三高」,三高到底是什麼?可不是學歷高,薪水高,更不是身高高唷!今天要談的三高是慢性疾病的潛藏殺手,一個不小心,中風和心血管疾病就會因為它而找上你,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高BMI 癌症與多種慢性病之源
2018/12/27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8年全球肥胖人口達5億人,過重人口達14億人,而每年因肥胖與過重相關疾病死亡者達280萬人,是全世界人口的第5大死因。肥胖除了會增加死亡率之外(BMI與死亡率呈現U或J形曲線的相關),也會增加罹患許多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
維持理想體重 可有效預防癌症
2018/12/27國民健康局的分析發現,國人十大死因有6成是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也發現,除了戒菸之外,維持理想體重已是降低癌症發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準媽媽出現子癇前症,怎麼辦?
2018/12/25子癇前症以前叫妊娠毒血症,但因容易被誤解為血液裡有毒素,所以現在已經不用這個名稱了。它是孕婦懷孕中後期,血壓越來越高,還出現蛋白尿的一種產科合併症。子癇前症的孕婦除了血壓高,胎盤功能也會變得比較不好,所以寶寶會長得比較小,有時候醫師為了控制
別讓三高拖垮你 防治心血管疾病新觀念
2018/12/13隨著飲食西化與生活型態的改變, 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包括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在臺灣已經超越癌症,躍升為死亡率的第1位。這些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共同危險因子,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三高」,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都在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病程進展上,扮演了
藥得對才好得快 銀髮族常見的用藥問題
2018/11/26未遵醫囑服藥,可能使得藥物療效不穩定,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若醫師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以為是劑量不足之故而加重劑量,還會增加用藥安全的問題。老年人因老化造成生理上的改變,藥物進入體內產生的作用和代謝功能等也會改變,有些可能藥效增強,副作用也可能跟
面對三高 化解危機不能等
2018/11/22隨著飲食西化精緻化、生活習慣漸趨靜態,以及人口老化,國人罹患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幅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5年國人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如下圖所示,而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三高」。
心血管疾病的最新治療
2018/11/19高血壓一直是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拜生物科技之賜,許多複方抗高血壓藥物問世,大大提升了血壓控制的達標率。最新發展的腎素直接抑制劑 (direct renin inhibitor) 是一種特異性高的藥物,能直接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可單獨或與其他降血壓藥物合併使
胸痛...不可輕忽的警訊
2018/11/13常有許多病人因胸痛而驚慌失措地來到心臟科門診,他們所以會那麼焦慮,大多是因為害怕自己罹患了狹心症或心肌梗塞。胸痛的警訊的確讓不少心臟病因此被診斷出來而能得到適當治療,然而也有一部分病人雖為胸痛所苦,實際上並沒有心臟方面的疾病,算是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