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善待你的腸道 談腸躁症飲食
2020/12/16腸激躁症候群,簡稱為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為一個排除腸道結構上的異常而是功能性異常的腸胃疾病,並且好發於下消化道之疾病。其症狀為下腹部的疼痛、脹氣及伴隨可能的排便習慣改變,例如便祕及腹瀉等。在台灣的累積盛行率高達23%,可算是...
痤瘡的中醫診治
2020/11/20痤瘡,俗名青春痘,常見於賀爾蒙變化大、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春期,而過了血氣方剛的青春期,臉上偶爾出現痘痘,發了消了也就任它而去可以不放心上,但若持續、大量、反覆一段時間發痘疹,就要好好檢視一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家中長輩胃口差怎麼辦?中醫開胃有一套
2020/11/16厭食為老年症候群之一。胃口與進食受到大腦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感官神經,相互連結進行共同調控。胃口與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功能,及飢餓感、進食中的飽足感和兩次進食間的飽食感有關;因代謝降低及腸胃道排空時間延長,長輩的胃口和食量...
惱人的腹痛 大腸激躁症,中醫能改善
2020/10/12大腸激躁症或稱腸躁症,意指「irritable bowel焦躁不安的腸胃」,是一種長期的功能性腸蠕動障礙,好發於年輕女性。通常自求學時代或初入職場時發病,病人會有腹脹、腹瀉、便祕、腹痛、腸鳴與腸蠕動感、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也可能...
今天順了嗎? 便祕知多少
2020/9/28便祕,可說是不論男女老少都曾有過的腸胃困擾。身體透過飲食得到營養,代謝後的廢物若沒有排出,就像是把垃圾打包好,卻沒有在回收垃圾的日子拿出門丟掉,累積而變得髒亂一般,將對身體造成傷害。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病痛,但也是不容忽視的健康管理課題。
治療肺癌多線道 中醫輔助更加分
2020/7/20肺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病人於治療肺癌的過程中,若能合併使用中醫藥輔助,將可降低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治療的副作用,手術前後使用適合的中藥,亦可提高修復速度。
梅雨濕邪易感冒 中藥「薰草茶飲」改善身體多餘的濕氣
2020/5/13中國附醫中醫內科王禎佑醫師認為,在端午節前這段期間因為天氣不穩定,寒邪和濕邪容易入侵人體造成感冒,可使用一些芳香化濕的中藥,有助調整人體免疫力。加上新冠病毒肆虐...
腎上腺3大寇 引爆健康危機
2020/4/27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左右各一,重約8-10公克,分為外側皮質(90%)及內側髓質(10%)。腎上腺皮質是人體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會分泌3種主要的類固醇激素:皮質醛酮、皮質素醇、雄性激素。
胃癌治療後更要吃出體力來
2020/4/20晚期胃癌的治療方式多為胃部切除手術合併化學治療,胃部切除後,易有腹脹、傾食症候群、貧血及脂肪痢等現象;化療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腹瀉等,致使飲食攝取減少,再加上腫瘤造成代謝改變,增加了身體對熱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營養不良的問題...
火燒心的感覺 淺談『胃食道逆流』之藥物治療
2020/4/9胃食道逆流是胃內容物回流到食道或更近端造成的症狀或併發症,通常嘴巴可能會有一股異常的酸味。典型的食道症狀:包括火燒心和逆流;也可能以非典型胸痛的症狀表現,這時候要優先排除心臟的疾病。火燒心的感覺通常在飯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