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男性」胸部硬塊、流血 竟是「乳癌」找上門 積極就醫如今依然一尾活龍
2019/3/7乳癌為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發生率逐年遞增,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乳癌通常與女性劃上等號,但在極少數情況下,男性也可能會罹患。
肺癌病友會 心情加油站
2018/12/27去年12月28日,在重症醫學中心夏德椿主任的規劃及帶領下,本院舉辦了肺癌病友會,病友攜家帶眷的與會,好不熱鬧。胸腔科涂智彥主任說,病人到醫院看病來去匆匆,與主治醫師相處的時間極短,肺癌病友會有助於醫病雙方面對面充分溝通,病友們也能藉此機會互相認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大腸直腸癌
2018/12/22大腸直腸癌在全世界的癌症發生率位居第3,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更是逐年上升,2007年已超越肝癌成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高達20%的病人是在第4期才被診斷出來,而全身性藥物治療是第4期大腸直腸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近10年來,免疫細胞治療被認為有機會用於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癌症病人,醫學上也確實有了不少突破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頭頸癌
2018/12/19頭頸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口咽、下咽、副鼻竇、鼻咽、喉及唾液腺等部位的所有癌症,但主要集中於鼻咽、口腔、口咽、下咽及喉部。頭頸癌近年來均為臺灣男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前4名,甚至高居25-44歲男性癌症發生率的首位,實在不容掉以輕心。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攝護腺癌
2018/12/18攝護腺(前列腺)癌發生率逐年升高,在全球92個國家都是男性發生率第1名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亦在48個國家高居首位。根據統計,從2006-2016年的10年之內,全球攝護腺癌發生率竟增加了40%之多,臺灣同樣無法置身事外,近5年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可說是與年俱增,每年新診斷的病例數已超過5000人,是癌症發生率的第5位,死亡率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胰臟癌
2018/12/17胰臟位於腹部深處,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又被稱為「沈默的殺手」,而到了後期,患者常會出現黃疸、體重減輕及上腹部疼痛等現象。胰臟癌的成因與吸菸和高脂飲食有關,愈是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胰臟癌在臺灣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每年約有1900個新診斷病例,且有1600位民眾死於胰臟癌。胰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上皮性卵巢癌
2018/12/16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然而卵巢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約有7成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進展到晚期(第3期或第4期)。2016年國人的十大癌症死因,卵巢癌為第10位,2017年的排名雖略有下降,但對婦女健康依舊是一大威脅。根據統計,卵巢癌發生的平均年齡約為56歲,如果復發,平均經過4年的治療時間,就會面臨死亡,而第4期的卵巢癌5年存活率更低,只有17%。
喚醒沉睡中的免疫細胞?!免疫治療 肺癌的新契機
2018/10/3肺癌藥物發展有三次大革命,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到現在的免疫治療。衛生福利部剛公布「特管辦法」的自體免疫細胞輸入,也許是肺癌病人治療的新選擇。胸腔內科陳鴻仁醫師表示,約有20%肺癌病患,免疫細胞已然辨識出身體裡面的壞分子,然而癌細胞卻在被催毁前,啟動了免疫剎車。剎車一啟動,免疫細胞會認為癌細胞是自己人
中醫降低肺癌放化療及標靶治療副作用 讓治療更舒適
2018/8/15病人接受放化療或標靶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掉髮、頭暈疲倦、皮疹等副作用,接受中醫治療可獲得不錯改善,讓病人可以完成放化療的完整療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中醫部李艾玲醫師表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
提高卵巢癌療效 腹腔內化療溫熱療法巧妙助攻
2018/8/13卵巢癌在西方國家有相當高的死亡率,而在臺灣2016年的癌症死亡統計中,卵巢癌不僅躍升至第10名, 同時也是平均生命損失年數最多(15.3 年)的癌症,居所有癌症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