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上)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2020/6/8大腸直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部分患者甚至已經是第3、4期,發生年齡約50歲就開始攀升,男女罹患率約1.48:1。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下) 治療方式報你知
2020/6/8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可能依病情需要加上化療、放射線治療,在治療前醫生會評估病人的年齡及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有疾病期別、腫瘤大小、位置來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較早期的病人只需要手術切除,第三第四期(或部分第二期)的病人會因病情需要...
骨頭疼痛難忍因疫情不敢就醫 57歲男攝護腺癌竟合併骨轉移
2020/6/357歲張先生過去無特別病史,上個月因骨頭疼痛難忍至中國附醫骨科就診,經抽血檢驗、骨骼X光攝影及全身性核子影像掃描發現,病患有多發性惡性腫瘤骨頭轉移現象,導致全身骨頭痠痛,故轉介至泌尿科...
匯聚千束超音波神奇的力量 神波刀成功治療原發性顫抖
2020/4/15經過許多臨床研究,神經醫學專家發現只要以低能量的超音波束聚焦於病人的一側丘腦腹中核(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 of the thalamus),病人對側手部的顫抖就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
磁振造影導航聚焦超音波 治療顫抖與巴金森病的新科技
2020/4/13「磁振造影導航聚焦超音波」最主要的治療適應症為自發性顫抖症。顫抖症最常見的表徵就是手部無法控制的抖動,致使病人在拿碗筷時會因為不停晃動而無法進食。此病約困擾著40萬左右的國人,雖然不會直接影響生命,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
月經遲到人又爆肥? 原來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作祟
2020/4/8台灣女性因為基因差異、先天毛囊數目較少,在多毛症、肥胖、黑色素棘皮症的表現上都不像西方婦女常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包含其他症狀,例如:肥胖(特別是腹部的肥胖)、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以及胰島素阻抗所造成的血糖不穩定...
眼窩長腫瘤 切除減壓新手術
2020/4/2凸眼是眼窩腫瘤最重要的症狀,受到擠壓推擠的眼球只好往外往前突出。雙眼複視也是眼窩腫瘤的常見特徵,有些腫瘤會浸潤神經或眼外肌肉,造成眼球轉動障礙而導致複視。這些浸潤型腫瘤當然讓人擔心可能是惡性腫瘤。
爭一口氣 致命的肺炎與流行性感冒
2020/3/23肺炎,是因病原菌進入到肺臟感染,導致一連串免疫反應的結果。常見的病原菌有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細菌。典型的細菌性肺炎,有呼吸道症狀,像是咳嗽、黃痰、甚至會呼吸喘促或胸痛;另外是感染症的表現,像是發燒、畏寒等;最後合併胸部X光
動脈硬了 問題來了 血管裡的風暴
2019/12/10動脈粥狀硬化屬於動脈硬化的一個細分,是很常見的血管病變,早期的人類或動物解剖就有相關發現。顧名思義,就是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壁變厚致使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或加重,根據統計,男性發生率高於停經前的女性。
擔心肝硬化又害怕切片檢查◆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揚名國際
2019/1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非侵入性診斷肝纖維化」新技術新發現,揚名國際獲美國醫學會期刊刊登,幫助慢性肝炎病人治療後,即時追蹤與診斷,更助力建置台灣肝纖維化診斷標準。消化醫學中心陳昇弘醫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