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當病態肥胖遇上肝癌肝硬化◆減重手術改善疾病生活更好
2020/1/15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指出,減重代謝手術對肥胖不只減重效果好,連帶解決因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三高等問題。但對於同時合併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病人,則可能因為升高的手術風險
出現中風徵兆『FAST』快快送醫
2020/1/9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人口有31%(約1,79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中有85%是由於心臟疾病和中風引起的。為了提升大眾對中風防治的意識,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呼籲重視危險因子...
銀髮族小心「微肌」找上你
2019/12/31「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肌肉不足也會增加代謝性疾病的罹患率,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對健康影響深遠。
寒冬切莫補過頭 慢性病患更要節制
2019/12/25傳統進補的食材多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與酒、麻油及中藥材一起燉煮,如果再加上湯底、沾醬,熱量驚人。雖然吃的時候暖洋洋,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慢性病如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
火鍋添暖意 知所取捨健康吃
2019/12/23吃火鍋宜適量,去浮油,少喝湯,多喝水;蔬菜宜趁新鮮吃,煮熟後放置過久,蔬菜內富含的硝酸鹽類會還原為亞硝酸鹽,食用後進入血液,會使紅血球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阻礙血液正常帶氧功能,嚴重時可能出現嘔吐現象,甚或造成昏迷。
急性心肌炎難捉摸 更可怕的是猛爆性心肌炎
2019/12/17急性心肌炎大多數是因為病毒突然入侵心臟肌肉造成的。未成年者以腸病毒居多,成年人則通常找不到確切的病毒源,只有在流感流行期會發現有些是流感病毒所致。因為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一旦有了急性心肌炎,或多或少會在幾天前甚至1-2週前就有感冒的徵兆。
動脈硬了 問題來了 血管裡的風暴
2019/12/10動脈粥狀硬化屬於動脈硬化的一個細分,是很常見的血管病變,早期的人類或動物解剖就有相關發現。顧名思義,就是動脈管壁變硬失去彈性,以及管壁變厚致使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或加重,根據統計,男性發生率高於停經前的女性。
別讓記憶的小偷得逞!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與預防
2019/11/26雖然失智症是好發於老年人的疾病,但失智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因此如何從生活細節中發現潛在的失智症狀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讓大眾了解失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跑出健康來 做好準備才安全
2019/11/22跑步既不需要昂貴的裝備,場地限制也較少,近年來臺灣熱中於跑步健身的人口成長迅速。國內外的研究均已證實,跑步能帶給身心諸多好處,包括增強心肺功能、伸展四肢肌肉及燃燒熱量,持續跑步一段時間之後,腦部還會釋放出類嗎啡的激素,讓人產生愉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