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染疫後爆瘦10公斤好嚇人!中西醫合治 拯救七旬阿姨「新冠後肌少症」
2022/9/1470歲吳阿姨確診新冠肺炎後,容易咳嗽、胸悶易喘,呼吸道發炎症狀持續不退,更在一週內體重驟減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吳阿姨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尋求治療後,吳阿姨不僅咳嗽解除,呼吸道發炎症狀緩解,流失的肌力也逐漸回復。
疫情期間頸痛患者增加 改良式針灸「浮針」舒緩頸部不適
2021/8/11台中38歲紀小姐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使上肢肌肉緊繃有時還會出現酸麻現象,甚至影響到睡眠。經由西醫檢查,確定是頸椎的小面關節炎,最後藉由改良型針灸「浮針」症狀得到改善。 中醫傷科黃敬軒主任說浮針是改良型的新式針灸...
從日本暢銷動漫 「鬼滅之刃」 來認識感覺統合
2021/8/10知名動漫《鬼滅之刃》風靡全球,2020年10月底上映的劇場版作品《無限列車篇》,更是在台、日刷下不少影史紀錄。對於大多觀眾而言,熱血沸騰的劇情、華麗的斬擊、角色人設正確,是賣座的主要原因,但卻少有人發現,《鬼滅之刃》的世界觀中,暗藏著心理學和職能...
運動傷害-重訓篇
2021/7/27運動後適當舒展胸大肌,以及肩頸邊緊繃肌肉如斜角肌,輔以肩胛骨中下斜方肌訓練(避免圓肩)做姿勢調整,逐漸改善肩關節活動角度,等到肌肉關節狀況改善後,才能慢慢增加訓練的強度。即便如此,偶爾還是會面臨肩膀緊繃關節活動又下降...
產後腰痠難忍? 中醫針藥手法幫助您骨盆回正
2021/4/22骨盆是由薦骨、髂骨、恥骨、坐骨所共同組成的一個環狀結構,能保護盆腔內的器官。其中左右兩側形狀像是蝴蝶翅膀的扁平骨骼即為「髖骨」,它是由髂骨、恥骨、坐骨這三部份共同組成。兩側髂骨在身體後方所夾住的骨骼即為「薦骨」,它承受了來自上半身的大部分...
心臟復健 強化脆弱的心
2020/12/17心臟復健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在原有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限制下,提高心臟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早日回歸職場,並且讓患者了解自己身體面臨的問題,參與健康自主管理,降低再次發病的風險。
乳癌手術後的運動保健
2020/1/13乳癌在臺灣婦女的好發癌症中高居首位,雖然隨著醫療進步,乳癌患者的存活率已大大提升,但在手術後要如何才能妥善照顧自己,一直是病友們最重要的健康議題,而這時便十分需要物理治療的及時介入與諮詢。
拒絕檳榔 遠離口腔癌的一大步
2019/8/13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男性得到口腔癌的年齡中位數為52歲,與其他主要癌症的發生年齡相比,提早了10-20歲。尤其令人憂心的是,近10年來,口腔癌的發生率增加了13.1%,若單就男性而言,口腔癌成長率更高達36.4%,為男性十大癌症中增加最快速的惡性腫瘤...
化解腦血管危機 出血性腦中風與毛毛樣腦血管病
2019/5/22根據臺灣腦中風治療指引,腦中風是影響國人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不但是十大死因之一,更是老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腦中風除了可能導致死亡之外,許多患者雖未喪失生命,但是因為中風導致肢體殘障及神經功能損傷,必須支出龐大的醫療費用及耗損巨額的社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