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長新冠疲倦又胸悶 女老師經中醫調理重拾「肺活量」
2022/6/1535歲女老師三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每天都很疲倦,爬樓梯較吃力,感覺胸悶,授課時也不如從前有活力,故於日前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求診,經賴香君中醫師評估屬於肺氣不足,建議服用中藥調理與食療後,女老師順利恢復以往的「肺活量」。
疰夏纏人 中藥針灸可減輕不適
2021/6/17夏天的時候,您是否常常曾經有過這種經驗呢:全身莫名的不舒服、頭暈暈重重甚至頭痛、全身懶洋洋沒什麼力氣、心情煩躁不開心、容易流汗、食慾差不想吃東西、胸口悶喜歡深呼吸、午後容易有烘熱感等一系列症状,而其中最明顯的是疲倦無力和食慾差。
消化性潰瘍有隱患 飲食療法減輕不適
2021/4/20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發展性的疾病,由於腸胃道黏膜損傷而失去保護作用,其併發症(糜爛、出血和穿孔)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消化性潰瘍出現在十二指腸和胃臟的比例最高,好發年齡層為30-60歲,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
內外調養 常保好顏色
2021/1/15中醫美容的方法多樣化,主要分為中藥美容(包括內服、外用,像是皮膚貼敷、臍敷、熏洗、擦洗、蒸浴、浸浴等)、飲食(食療)美容、 針灸美容、推拿美容、運動美容、情志美容等。
嗜伊紅性食道炎 患者多有長期吞嚥困難
2020/12/22嗜伊紅性食道炎是一種由免疫抗原媒介引發的食道發炎疾病,臨床表現為慢性、反覆性的食道功能失調,症狀有吞嚥困難、食物梗塞和胃食道逆流等。它原先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疾病或胃食道逆流疾病的變異型,近年來才被確認為獨立的疾病,並且盛行率及發生率都有增加...
外食的熱量藏在哪裡啊?
2020/8/17許多外食族都有個疑問:「明明吃得不多,為什麼體重就是降不下來還一直發胖,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的啊?應該怎麼吃才能避免吃進過多的熱量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外食的熱量都藏在哪裡吧!
克服吞嚥困難 就要這樣吃
2019/6/17吞嚥困難常見於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神經疾病患者,以及頭頸癌術後、食道癌、中風、頭部外傷的病人。他們因為神經受損,肌肉協調異常而影響咀嚼能力,食物由口腔經咽喉至食道的過程無法順暢進行,容易嗆咳和流口水,...
口腔癌的飲食致勝絕招
2019/3/12口腔癌的治療方法不外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是將上述療法合併施行。這些治療可以殺死癌細胞,不過也會造成病人食慾不振、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等問題,若能具備正確的飲食觀念及適當的補充營養,將可提升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拒當手腳冰冷的冰山美人 中醫可助一臂之力
2017/3/17手腳冰冷不一定是「冷底」,自行進補常會補出副作用,尤其是上熱下冷、內熱外冷、真熱假寒、血液循環受阻、血液灌流不足的人都必須小心地補。 手腳冰冷屬於中醫「厥症」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