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腦中風後患多 別讓它凌遲後半輩子
2019/9/19「中風、癌症、失智,這3種疾病,得到哪一種最不幸?」我想最不幸的應該是腦中風! 如果得癌症,目前有許多新的藥物療法可以選擇,還有時間可以緩衝,讓病人和家屬做各種準備,並且一般很少會出現肢體障礙或失能的情況。
卿須憐我我憐卿 器官移植「受贈者」和「捐贈者」的社會心理狀態和精神醫學評估
2019/9/18移植協調員來電,請我和社工師儘快為一對劉姓夫婦進行「換腎前『受贈者』和『捐贈者』社會心理狀態和精神醫學評估」。劉先生為腎臟受贈候選人,因罹患末期腎病,自一年半前開始接受腹膜透析治療。
生命的結束 不是故事的結局~生命接線員
2019/9/16「器官移植協調員」是個鮮為人知的職業,只要有器官移植的字眼就是我的工作,內容包山包海,但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器官捐贈,一旦有潛在的器官捐贈者出現,就是長期抗戰的開始。
阿伯提款手抖警關注 醫生「神波刀」治療 領錢再也不會被誤會
2019/9/11手抖好多年?10年前罹患「原發性顫抖症」,雙手會不自主地顫動,連去銀行提款都會引起行員關注,以為他盗領心虛。傳統治療主要有藥物與手術,中國附醫神經部呂明桂醫師表示,現在透過「磁振造影導航聚焦超音波」簡稱「神波刀」,可提供病人免開刀、非侵入性的新選擇
健康過中秋 淺談烤肉與月餅
2019/9/11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月,中有酥和飴」,自古以來月餅的美味就是如此,現在更是可口精緻。歡慶佳節,健康烤肉,慎選月餅,適量食用,讓自己和家人都過個身體比較沒有負擔的中秋節吧!
打破人我的界限 同體共生見慈悲~器官捐贈
2019/9/10器官捐贈可以分為「屍體器官捐贈」和「活體器官捐贈」兩大類。「屍體器官捐贈」就是當一個人不幸腦死時,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無償的方式,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讓他們能夠延續生命,改善未來的生活品質,並且能繼續貢獻社會。
外科醫生的無畏- 化不可能為可能 器官移植中心鄭隆賓院長 演講分享人生智慧的甘泉
2019/9/9「我的病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我更沒有放棄病人的理由。」這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醫師堅定的信念。為此,他不畏挑戰高難度的手術,如今,鄭院長帶領團隊已完成1100例的活體肝臟移植,在全世界排名第9,獨到的醫療技術成就,讓他站上台灣醫療典範的地位,實為華人的驕傲!
35歲女糖尿病洗腎多年 「胰臟移植」救腎 重獲新生
2019/8/2835歲的林小姐是第一型糖尿病友,因併發視網膜病變和腎病變必須洗腎,樂觀面對的她,不僅覓得好丈夫,妹妹也在去年捐腎給她,更在今年讓她等到胰臟移植,重獲新生,術後已不用打胰島素。
戰勝勃起障礙 重振雄風在此一舉
2019/8/26有人說性功能是男性的第二生命,一旦罹患性功能障礙,不但會帶給個人很大的困擾,甚至會造成整個家庭的問題。更糟的是,這個問題往往讓人難以啟齒,患者或許就連對醫師都不好意思提起,因諱疾忌醫,致使無法及時採取正確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