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淺談COVID-19 新冠肺炎之藥物治療
2021/4/12近來疫情正在迅速擴散,COVID-19病人以成人為主。潛伏期通常在暴露後14天內,大多數情況發生在暴露後約4至5天。其臨床特徵:少部分病人無症狀感染,目前已知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和胸部影像學上雙側浸潤,肺炎似乎是最常見的嚴重感染表現。
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 搶救百歲人瑞重拾樂活人生
2021/4/7101歲陳賴阿嬤因突發呼吸困難,由家人送至急診室就診,心跳僅47下,診斷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斷,出現肺水腫,但意識清楚,經醫病密切溝通後,接受「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置入手術,治療後阿嬤恢復良好,心臟無力與呼吸困難情形獲改善
酒癮誤終生 趕快戒酒吧!
2021/3/12酒精與一般成癮性藥品的不同之處,在於酒是經常出現在社交與慶祝場合的飲料,適量飲用不致帶來嚴重的後果,但也正因如此,酒精成癮的傷害特別容易被輕忽。有一個簡單的測驗,可以很快地篩檢出你是否有酒精成癮的可能性...
心臟復健 強化脆弱的心
2020/12/17心臟復健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在原有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的限制下,提高心臟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早日回歸職場,並且讓患者了解自己身體面臨的問題,參與健康自主管理,降低再次發病的風險。
好好控制氣喘 慎防呼吸危機
2020/11/9氣喘常伴隨著其他過敏性疾病,以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最為相關,若有過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氣喘發生的可能性也較大。像是前述的第1位病患小文,她原本有過敏性鼻炎,後來又發生氣喘,就是典型的案例。
AI搶救心肌梗塞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落地急診
2020/10/21許凱程主任表示,面對急診醫療壅塞及非典型病徵之情形,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 (AI中心) 許凱程主任與心臟科醫師團隊聯手打造「人工智慧輔助急診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利用AI演算法之分析心電圖訊號變化…
針灸治療腦中風
2020/9/25腦中風是目前國內常見的急重症之一,通常由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腦血管梗塞引發,使腦部細胞因此缺血缺氧而損傷,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腦中風臨床後遺症包括面部與肢體的無力偏癱、語言障礙、大小便失禁、記憶能力喪失、認知功能衰退等,發病後續引起很大的生活...
腸阻塞愛突襲 做過腹部手術者要當心
2020/7/20腸阻塞是腸道中的內容物(食麋、糞便、腸液⋯)完全或部分無法順利運行抵達肛門而引發一系列的症狀,臨床上又可分為機械性腸阻塞與麻痺性腸阻塞。腸阻塞的症狀主要為腹痛、腹脹、嘔吐及便祕...
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 肺癌的全方位治療策略
2020/3/26有一個研究顯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做肺癌的篩檢能夠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這項研究的高風險族群主要是針對55~74歲的重度抽菸者(即抽菸每天1包,超過30年,或是每天2包,超過15年),現在仍在抽菸或是戒菸小於15年。
爭一口氣 致命的肺炎與流行性感冒
2020/3/23肺炎,是因病原菌進入到肺臟感染,導致一連串免疫反應的結果。常見的病原菌有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細菌。典型的細菌性肺炎,有呼吸道症狀,像是咳嗽、黃痰、甚至會呼吸喘促或胸痛;另外是感染症的表現,像是發燒、畏寒等;最後合併胸部X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