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三點不漏最安心 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
2019/9/18乳房攝影是國際公認篩檢乳房鈣化點及腫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若2親等之內(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則可提前至40-44歲開始免費檢查。遺憾的是,有些曾經做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婦女...
癌症化療後手麻腳麻 中醫緩解有方
2019/9/12化療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嚴重度及持續時間,往往取決於所用的藥物種類、劑量及療程長短等因素,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大部分患者在化學治療結束後半年左右,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會逐漸消退,但也有少數患者的症狀消退不明顯,還可能延續好幾年。
攝護腺癌 年長男性的夢魘
2019/8/20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發生與年齡有關,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不同種族之間亦有差異,國人的攝護腺癌發生率雖然沒有歐美地區那麼高,但近幾年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幹細胞治療有了重要突破
2019/8/16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心臟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敵人,每年奪走大約1700萬人的生命,預估到了2030年,全球1年更將有2300萬人會死於心臟相關疾病。我國衛生福利部的報告也顯示,心臟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
拒絕檳榔 遠離口腔癌的一大步
2019/8/13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男性得到口腔癌的年齡中位數為52歲,與其他主要癌症的發生年齡相比,提早了10-20歲。尤其令人憂心的是,近10年來,口腔癌的發生率增加了13.1%,若單就男性而言,口腔癌成長率更高達36.4%,為男性十大癌症中增加最快速的惡性腫瘤...
攝護腺癌 男性的大敵
2019/8/2攝護腺又稱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泌尿生殖器官,位於骨盆腔底部、膀胱正下方的尿道出口處,並包覆住近端2-3公分左右的尿道。年輕成年男性的攝護腺大小約20立方公分(形狀大小如栗子一般),其主要功能在於提供精子合適的環境,及促進精液液化以助精子的傳送,約占1次射精量20%的液體。
腹瀉原因多 別讓腸胃不開心
2019/7/15根據統計,腸躁症的盛行率約3-22%,有些文獻指出年輕人的發生率比較高。腸躁症又可分為便祕型、腹瀉型與混合型,患者會有反覆便祕(便祕型)或腹瀉(腹瀉型)的症狀,而混合型的腸躁症患者則是間隔一段時間交替出現便祕或腹瀉。
不敢做切片?新式切片法 改變攝護腺癌診斷模式 更精準
2019/7/10患者陳先生今年70歲,因小便無力、尿不乾淨而至診所就醫,檢查結果發現,除了攝護腺肥大以外,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 (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 ) 也升高,醫師建議做攝護腺切片,陳先生因擔心切片有感染、出血等風險,而遲遲不敢切片。
給癌症患者們治療期間的飲食建議
2019/7/10每當在病房向癌症病人進行飲食衛教,常有患者或家屬詢問「要吃什麼才有營養?」「飲食要注意什麼?」 「這個可以吃嗎?那個可以吃嗎?」對於日常飲食充滿疑慮,不知怎麼吃才對。
長期上背痛、血糖突然控制不良愛注意 可能是胰臟癌前兆!
2019/6/26胰臟癌是癌症中的隱形殺手,主要是它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也沒有可靠有效的定期追蹤篩檢工具,所以一旦診斷出,常是癌症中晚期。葉俊杰醫師呼籲,若有不明原因的長期上背痛或上腹痛或原有糖尿病突然不明原因控制不良、或是有皮膚眼球蠟黃、大便呈現灰白色、小便茶色、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這些都有可能是胰臟癌的前兆,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