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輪班、夜班作息「逆時鐘」 中醫調養改善代謝助好眠
2022/6/13生理時鐘主要受到晝夜光線變化的調控,也會受到飲食、運動的影響。夜班工作因為光線刺激、飲食與睡眠作息失常,會讓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節律無法協調同步,出現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
傷口多月不癒合?中醫教你5步驟對治褥瘡
2022/6/102020年11月底,一位70歲的老婦人由家屬與看護推著輪椅進診間。了解大致情況後,隨即讓老婦人側躺在診療床上,脫下尿布以檢視傷口,赫然在臀部發現如家屬所述兩個分別為5元硬幣和50元硬幣大小的洞口,且兩個傷口互通,深可達一指節,內有腐肉和許多分泌物,並伴隨...
緩解COVID-19長期後遺症 中醫調理4處方
2022/4/18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
延緩「失智」海嘯 中醫頭皮針有解方
2022/4/15失智症就是老人癡呆嗎?日本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台灣則統一稱為「失智症」。正常老化的認知功能退化,只是輕微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並不會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交能力。
頭頸癌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減輕副作用、有效控制病情
2022/3/30頭頸癌指的是頭頸部發生的癌症,包含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唾液腺癌、口腔癌等。根據各國的研究報告,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歸納出不同的癌症和不同的期別(TNM staging)都有適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第3期、第4期的頭頸癌除了手術治療外...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2022/3/28一般而言,發生單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15%,連續兩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2%,而連續3次發生流產的機率為0.4~1%。目前臨床上大約只有 50%的患者可以確定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沒有確定診斷,對懷孕的媽媽跟其家庭都造成身心上的影響。
自我評估「肌少肥胖症」 中醫調養增肌又減脂
2022/3/24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
中醫來解惑》過動妥瑞兒飲食不NG 孩子不吃中藥粉怎麼辦?
2022/3/18甜食對孩童的影響甚鉅,特別是妥瑞兒,只要吃到一點點甜食或冰冷食物,原本的肢體抽動及怪聲馬上發作,甚至頻繁且強度變大,需2~3天後症狀才能慢慢緩解,因此我常開玩笑妥瑞的孩子從小就注定要當個健康寶寶,少零食、少3C、多運動,比同年齡的孩子頭好壯壯!
更年期潮熱人發胖 中醫助您減重又降火
2022/3/1女性接近停經時,偶爾會感覺由前胸或後背往上遍及頭面的陣發性烘熱感,還經常伴隨心悸、冒汗等表現,這就是「更年期潮熱」。潮熱的發作頻率少則一天一至兩次,嚴重者甚至五至十分鐘即發作一次,實在相當困擾!而隨著年齡增加、代謝率下降,更年期階段的荷爾蒙失調也容易引起中年發福,增加罹患三高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冬至養生重養心
2021/12/9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今年則在12月21日。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延長,習俗上在冬至吃湯圓,象徵年度的圓滿與團圓,又增添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