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國人打鼾半數以上 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AI上呼吸道檢測儀」 10分鐘完成篩檢! 無麻醉風險 AI精準導航揪病因
2023/4/20睡眠障礙影響健康甚鉅,失眠者在白天時經常感覺疲倦,也影響到工作效率與情緒。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針對40到65歲民眾的最新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高達10.7%,也就是全台有超過230萬人罹患慢性失眠症,平均每9人就有1人受慢性失眠之苦;此外,臺灣男性每5人就有1人出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常見的打鼾症狀。
七旬長者跌倒 罹患心房顫動 腦中風危機升高20倍! 全方位精準治療心房顫動: AI導航「心房顫動電燒」及「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
2023/4/1370歲的陳伯伯喜好戶外運動及騎自行車,六年前感到心臟忽然會大力撲通撲通跳,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門診,經內科部心臟血管系陳科維醫師診斷陳伯伯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CHA2DS2-VASc Score)
中國附醫數位轉型有成 獲新加坡年度智慧醫院大獎國際吸睛 國際醫療國家隊助力政府 推進新南向打響台灣國際品牌形象
2023/3/31獲新加坡「Healthcare Asia Awards 2023」的「年度智慧醫院the Smart Hospital Initiative of the Year」獎,為台灣唯一獲獎醫院,再度打響台灣國際醫療的國際品牌知名度與卓越形象,更對政府力推醫衛新南向計畫的成果奠定指標意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羅氏診斷 簽署MOU 攜手升級精準檢測
2023/3/3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今(29)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共同開展精準檢測升級合作,全方位涵蓋從慢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到癌症的智慧檢測守護民眾健康。
Young父母不驚慌 中國附醫聊天機器人超給力! 勵馨基金會接力「YOUNG父母諮詢服務平台」 攜手關懷YOUNG難題 打造匿名個人化服務 暨 政院性別平等處、台中市府、中國附醫與勵馨基金會共同簽屬「挺女力•享平權」宣言
2023/3/23社會風氣開放,性行為發生年齡層日漸下降,青少年發生未成年懷孕的情形普遍增加,適逢三月份國際婦女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勵馨基金會共同合辦女力綻放性別研討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決定將2021年創設的聊天機器人平台-「Young父母諮詢服務平台」,
34歲媽媽懷孕五個月 竟罹患「三陰性乳癌」 中國附醫第一時間跨科團隊 與時間賽跑 超精準治療計畫 近足月產男嬰 產後切除腫瘤近全消 媽媽寶寶健康過關!
2023/3/834歲周女士(化名)於懷孕第5個月時,感覺乳房漲大速度快得異常,並隱約摸到其中有硬塊,周女士擔心之餘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就診,經由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一個超過兩公分的不規則腫瘤(如圖一),病理報告證實罹患「三陰性乳癌」。
後新冠孩童經常猛咳、發燒、胸好痛 小心免疫力出現「負債海嘯」 中西醫師聯合傳授「L•O•V•E四法寶」 精準照護心愛小寶貝
2023/3/29歲的小恩(化名)曾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小恩經常覺得胸悶胸痛,運動常覺得心跳很快、晚上睡覺還時常聽到自己的心臟在跳而睡不著,經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把脈診察後發現小恩有結代脈(心律不整脈象),透過中西醫整合照護,聯合兒童心臟科安排檢查,檢查無其他特殊異常,後續搭配中藥與雷射針灸,
「愛不罕見 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
2023/2/23「愛不罕見 螢火照亮生命力」藝術展於2月22日起正式開跑,邀請您2/22-3/8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中心大樓,欣賞或認購畫作,讓我們攜手幫助罕見疾病病友,化身螢火蟲,成為照亮別人的燈,即便是再小的光芒,也會帶來力量!
八旬翁發現3公分胰尾腫瘤 中國附醫達文西機器人 精準切除病灶 全部脾臟保留 老翁第二天可下床行走
2023/2/1580歲的賴伯伯去年底(民國111年)因攝護腺疾病就醫,經由電腦斷層(CT)持續追蹤,意外發現胰臟尾部出現大小約3公分的腫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評估,賴伯伯的胰尾腫瘤,疑似為神經內分泌瘤或轉移性癌,雖然現階段無任何不適,但是胰尾腫瘤可能惡化與轉移,
75歲阿伯起床胸悶心悸,冠動脈阻塞高達99%!「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 及時介入治療倖免於難
2022/12/2975歲陳伯伯平日生活習慣良好,有高血壓病史,有天起床時忽然感覺胸悶心悸,原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到中國附醫尋求協助,經消化內科再轉介到內科部心臟血管系,吳宏彬醫師建議使用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血管狀態,運動心電圖顯示陳伯伯運動最大心跳每分鐘139下,ST段輕度下降呈現缺氧,依傳統人工判讀與風險因子評估僅為冠狀動脈中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