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迎戰上皮性卵巢癌
2018/12/16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然而卵巢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約有7成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進展到晚期(第3期或第4期)。2016年國人的十大癌症死因,卵巢癌為第10位,2017年的排名雖略有下降,但對婦女健康依舊是一大威脅。根據統計,卵巢癌發生的平均年齡約為56歲,如果復發,平均經過4年的治療時間,就會面臨死亡,而第4期的卵巢癌5年存活率更低,只有17%。
喚醒沉睡中的免疫細胞?!免疫治療 肺癌的新契機
2018/10/3肺癌藥物發展有三次大革命,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到現在的免疫治療。衛生福利部剛公布「特管辦法」的自體免疫細胞輸入,也許是肺癌病人治療的新選擇。胸腔內科陳鴻仁醫師表示,約有20%肺癌病患,免疫細胞已然辨識出身體裡面的壞分子,然而癌細胞卻在被催毁前,啟動了免疫剎車。剎車一啟動,免疫細胞會認為癌細胞是自己人
內視鏡微創手術 治療胃部黏膜下腫瘤 免切胃
2018/6/14不少民眾聽到胃部黏膜下長腫瘤,不免擔心要被切胃,日後生活的進食或消化吸收都受影響,品質大打折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內視鏡腫瘤手術科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幫助逾700名消化道腫瘤與早期癌病人切除腫瘤,保全器官功能外,最快術後...
一位胸腔科醫師 下午的日常
2018/4/12臨床情境永遠超乎教科書所能提及的範圍。教科書要醫師有同理心,希臘哲人「希波克拉底」要醫師以純潔神聖之心執行醫療職務,可是沒有人教導醫師要如何處理人與人間那逐日潰堤的信任。
全盤認識肝癌 肝癌高危險群的必修課
2018/3/14肝臟的惡性腫瘤分成原發性及轉移性。原發性惡性腫瘤常見的有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及血管肉瘤等,其中9成以上是肝細胞癌,因此一般所稱的肝癌是指肝細胞癌。肝臟的轉移性癌如大腸癌或乳癌轉移到肝臟的,稱為大腸癌或乳癌合併肝轉移,化療或標靶治療必須依據轉移...
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勿信偏方別恐懼 多專科神隊友 乳癌晚期轉移治療新契機
2017/10/18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約新增1萬2千名乳癌患者,乳癌病患可分為HER2陽性或HER2陰性兩組截然不同預後的乳癌,依照基因型別,其中約有4分之1屬於HER2陽性。
精準再精準 肺癌治療新進展 掌握癌細胞基因突變 標靶治療更精準選藥
2017/10/11衛生福利部近日公布去年台灣死亡於肺癌的人數有9,372人,佔癌症死亡人數的5.4%,讓許多人憂心肺癌是否會成為台灣的新國病。
胸痛 肺結節與肺癌的愛恨情愁
2017/2/9要強調的是,胸痛不是早期肺癌的徵兆,因為肺癌常起始於沒有痛覺神經的周邊肺泡,所以早期肺癌總是無聲無息的來臨。早期肺癌也很難從胸腔X光片偵查出來,那肺癌究竟該如何篩檢呢?
大腸直腸外科 在曲徑幽谷間 妙手回春
2015/8/20衛生署最新公布的2010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已突破9萬大關,平均每10萬人中有391人被診斷出癌症,換言之,每256位國人有1人罹癌,並且不到6分鐘(5分鐘48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以4大癌症篩檢項目中的大腸直腸癌,病患人數增加最多,2010年較2009年增加15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