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這樣吃,最顧肝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原則
2020/8/18肝性腦病變是肝硬化患者普遍會發生的合併症之一。不管是急性或慢性肝臟疾病,是體液、電解質或酸鹼值不平衡,以及缺氧、便祕、消化道出血、高血氨症、感染和所用藥物如麻醉藥、鎮靜劑,以及蛋白質攝取過多而增加腸道中的蛋白質含量,致使腸道細菌分解產生較多...
胃內水球加肉毒桿菌注射減重 重度肥胖女穿上夢想的貼身禮服
2020/8/5劉家嘉醫師在2019年發表針對亞洲肥胖族群「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方式之後,其團隊繼續研究『歐貝拉胃內水球合併胃內肉毒桿菌注射』,可緩解傳統單放水球所導致之噁心嘔吐,胃痛等不適感...
治療肺癌多線道 中醫輔助更加分
2020/7/20肺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病人於治療肺癌的過程中,若能合併使用中醫藥輔助,將可降低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治療的副作用,手術前後使用適合的中藥,亦可提高修復速度。
肥胖 飲食 與大腸癌之關係
2020/7/1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導,癌症是全球造成死亡主要原因。其中大腸癌是全球男性第3大常見癌症(746,000例,佔總數的10.0%),在全球女性中排名第2(614,000例,佔總數的9.2%)。
逆轉糖尿病!遠距醫療加上穿戴式連續血糖監測儀 我的健康我做主
2020/6/17「逆轉糖尿病」要及早,最佳的時間點就在糖尿病前期或代謝症候群的個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能糖尿病暨代謝運動中心謝明家副院長藉由案例分享後新冠肺炎時代,透過智能醫療幫我們把自己的健康管理得...
大腸直腸癌知多少(上)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2020/6/8大腸直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貧血、腹痛、體重減輕時,部分患者甚至已經是第3、4期,發生年齡約50歲就開始攀升,男女罹患率約1.48:1。
在吃吃睡睡之間 別讓自己成為欠睡一族
2020/5/15大家可檢視自己是否有下列現象,這些現象若持續2-3週可能就有「隱性失眠」的問題,「隱性失眠」可說是失眠的前期症狀:● 經常難以入眠。● 認為睡不著不算是異常行為。● 半夜經常醒來好幾次次。● 覺得自己不睡也沒關係。
微創腰椎融合手術 流血少、破壞低、復原速度快,有效降低術後感染的機率
2020/5/6腰椎的疾病時常伴隨腰酸背痛、下肢麻痛無力、無法久坐久站、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是當退化或病變的腰椎椎骨,本身的支撐力會大幅下降,周邊背部肌肉的負擔就會增加,時間一久,容易導致肌肉彈性衰退,甚至纖維化,造成背部痠痛等。
小小腦下垂體 調控內分泌的樞紐
2020/4/27腦下垂體是人體頭顱的一個內分泌器官,它和連結在其上的下視丘一起調控周邊內分泌器官荷爾蒙(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並且與人體生長、乳汁分泌及尿液的形成有關。腦下垂體大小約1.2×0.9×0.6公分,重約0.6公克,分為前葉和後葉。
月經遲到人又爆肥? 原來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作祟
2020/4/8台灣女性因為基因差異、先天毛囊數目較少,在多毛症、肥胖、黑色素棘皮症的表現上都不像西方婦女常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包含其他症狀,例如:肥胖(特別是腹部的肥胖)、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以及胰島素阻抗所造成的血糖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