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好好坐月子 女性調理體質的黃金期
2018/11/22女性一生中有3個全面調整體質的機會,這3個機會分別是青少女初經來潮時期、產後坐月子時期與更年期停經前後。在上述生理轉換的過渡階段,藉由中醫藥的運用,可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其中又以產後坐月子最為關鍵。
心血管用藥知多少
2018/11/12心臟是維持每日正常活動所需能量的重要器官,但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各種慢性疾病所導致的心臟病如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發生率隨之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更加注重日常保養之外,還需經由醫師診斷,給予預防與治療的相關藥物。
飲食生活多注意 血路暢通不卡卡
2018/10/31為什麼只是沖個冷水澡會導致死亡的嚴重後果?醫師的解答是:突然的冷刺激會讓身體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導致冠狀動脈嚴重痙攣與斑塊破裂,形成血栓,並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包括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等,病患常表示就
便祕原因多 多重用藥也是可能禍首
2018/6/14便祕是銀髮族常見的困擾,其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國外的研究指出,65歲以上老人中,1/4至1/3有便祕的問題,住院老人及長照機構住民的便祕盛行率更高達70%。多重用藥、身體活動不足、低社經地位及憂鬱,都是便祕常見的危險因子,便祕在女性的發生率...
再也Hold不住了! 女性骨盆腔器官的墜落
2018/5/18全球女性約有43-76%在婦產科門診被診斷出骨盆腔器官脫垂,臺灣大約30- 50%的婦女也有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困擾,但因民風較為保守,多數女性對此羞於啟齒,以致主動尋求醫療協助者不到兩成。
追緝大腸癌 宜早不宜遲
2017/8/16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大腸直腸癌患者越來越多,在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排行榜已連續7年蟬聯第一,很多人認為大腸直腸癌應該會有血便、便祕、腹脹等症狀,其實大多數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幾乎沒有什麼症狀,因此一定要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 及時治療可免後顧之憂
2017/5/25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若長在卵巢內,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即稱之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也可能跑到骨盆腔內的任何器官上生長,諸如膀胱、輸尿管、腸道與闌尾等,甚至造成沾黏,使得器官功能無法正常...
不想再當藥罐子! 巴金森氏病藥物治療新發展
2017/5/16巴金森氏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為盛行率第2名的神經退化疾病。此病乃由於腦部黑質(Substantia nigra)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因而減少分泌多巴胺至基底核。基底核與腦部的大腦皮質、丘腦及腦幹緊密聯繫,負責動作的調節,當多巴胺神經細胞分泌多巴胺的濃度...
產後尿失禁 中醫來補漏
2017/4/19產後尿失禁,俗稱產後漏尿,是很多自然產媽媽的困擾,尤其是在快走、跑跳、咳嗽、打噴嚏時,腹壓上升,褲子就濕了,真是超級尷尬。這個問題若未即時處理,容易演變成長期性的壓力性尿失禁,到了更年期,雌激素下降,症狀還會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