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打籃球跨步轉身 聽到「啪」前十字韌帶斷裂怎辦?微創重建再織籃球夢
2022/8/31熱愛籃球運動的施先生,37歲時在一次籃球比賽中,一個跨步轉向的動作不慎扭傷右膝,當下聽到啪的一聲,關節立即腫脹起來,隨後就直接被抬出場至診所處置,但兩週後,他又在比賽中搶籃板腳落地時,再次扭傷右膝。施先生前往亞洲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前十字韌帶斷裂,並轉診至中國附醫骨科部謝尚霖醫師診治
異體幹細胞雙徑注射急性心梗病人 心衰竭風險下修!中國附醫臨床成果榮登SCI國際期刊
2022/8/2473歲吳伯伯,兩年前急性心肌梗塞,送中國附醫,放置心臟支架,並住進加護病房嚴密觀察,醫療團隊建議同步進行幹細胞治療,修補受損嚴重的心臟,並採用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雙徑注射異體幹細胞治療,這項全球首創的心臟治療臨床試驗法,成功輔助心臟恢復效能,讓患者重啟健康人生,這項臨床試驗獲登SCI國際期刊
七旬翁無煙史 因腹痛健檢意外揪出近2公分肺腺癌
2022/8/1070歲王阿伯,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史,最近因腹部常感不適,至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進行整體健康檢查,沒想到很注意養生的王阿伯,竟罹患肺腺癌。林文元醫師表示,王阿伯的案例其實很常見
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can help!
2022/7/2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賴香君醫師及歐世宸醫師,受邀發表關於長新冠及疫苗後遺症的中醫治療。長新冠相關症狀除了可以透過中藥、針灸的方式調理,也可以藉由食療、穴位按摩、導引復健等方式加強療效。根據台灣衛福部資料統計,疲倦是感染新冠肺炎後最常見的長期症狀,此外,神經精神後遺症也是很常被提及的現象
中西醫居家醫療照護 讓8旬失智嬤重拾語言能力
2022/6/2281歲張奶奶,四年前因為言語混亂逐漸加重,被診斷為失智症,隨病情進展,逐漸失去行為能力,無法應答,近三年無法言談,整日臥床,直到申請居家醫療,整合中西醫師、護理師,加入照護團隊,提供醫療訪視、管路照護、居家針灸,患者病情逐漸穩定,恢復認知功能,可和家人聊天唱歌,又恢復妙語如珠。中國附醫家庭醫學科林靖淳醫師和居家護理師林靜妤表示,安寧療護的理念是當疾病已無法治癒時,對病人作積極、完整的照顧
長新冠疲倦又胸悶 女老師經中醫調理重拾「肺活量」
2022/6/1535歲女老師三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每天都很疲倦,爬樓梯較吃力,感覺胸悶,授課時也不如從前有活力,故於日前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求診,經賴香君中醫師評估屬於肺氣不足,建議服用中藥調理與食療後,女老師順利恢復以往的「肺活量」。
小腸移植改善進食!39歲男戰勝侵襲性腹內類結節纖維瘤
2022/6/139歲的廖先生在6年前因結腸癌及家族大腸性瘜肉症,切除全部大腸,2年前又發現小腸腸繫膜長出8公分類結節纖維瘤,手術切除腫瘤勢必失去大多數小腸,會面臨「無腸可用」,只能先插管引流方式控制腸液滲漏導致的腹內膿瘍,必須減少食量,導致體重減輕,所幸其主治醫師詢問小腸移植團隊是否有小腸移植的機會,才為廖先生找到一絲曙光
痛經別再來!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當代中西治療
2022/5/11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 起因是子宮內膜組織隨著經血逆流,跑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註1],若跑入卵巢造成經血累積,就會變成「巧克力囊腫(Chocolate Cyst)」,累積在子宮肌肉層則會變成「子宮肌腺症(Adenomyosis)」。發生的高峰期在25∼45歲的女性[註2],經研究調查,台灣女性因檢查檢驗方式不同而有1∼30%不等的盛行率。
緩解COVID-19長期後遺症 中醫調理4處方
2022/4/18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
延緩「失智」海嘯 中醫頭皮針有解方
2022/4/15失智症就是老人癡呆嗎?日本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台灣則統一稱為「失智症」。正常老化的認知功能退化,只是輕微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並不會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