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長新冠疲倦又胸悶 女老師經中醫調理重拾「肺活量」
2022/6/1535歲女老師三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每天都很疲倦,爬樓梯較吃力,感覺胸悶,授課時也不如從前有活力,故於日前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求診,經賴香君中醫師評估屬於肺氣不足,建議服用中藥調理與食療後,女老師順利恢復以往的「肺活量」。
輪班、夜班作息「逆時鐘」 中醫調養改善代謝助好眠
2022/6/13生理時鐘主要受到晝夜光線變化的調控,也會受到飲食、運動的影響。夜班工作因為光線刺激、飲食與睡眠作息失常,會讓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節律無法協調同步,出現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
傷口多月不癒合?中醫教你5步驟對治褥瘡
2022/6/102020年11月底,一位70歲的老婦人由家屬與看護推著輪椅進診間。了解大致情況後,隨即讓老婦人側躺在診療床上,脫下尿布以檢視傷口,赫然在臀部發現如家屬所述兩個分別為5元硬幣和50元硬幣大小的洞口,且兩個傷口互通,深可達一指節,內有腐肉和許多分泌物,並伴隨...
養生小祕訣,聰明過端午
2022/5/26端午節是傳統一個重要的節日,在以農立國的時期,古人發現這個節氣炎熱潮熱,蚊蠅易於滋生,容易發生傳染性疾病,因此發展出許多除穢、避穢的習俗,例如使用具有香氣的艾草、菖蒲等,具有驅趕蚊蠅的效果。至於傳統的飲用雄黃酒習俗,因為雄黃為含硫與砷...
痛經別再來!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當代中西治療
2022/5/11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 起因是子宮內膜組織隨著經血逆流,跑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註1],若跑入卵巢造成經血累積,就會變成「巧克力囊腫(Chocolate Cyst)」,累積在子宮肌肉層則會變成「子宮肌腺症(Adenomyosis)」。發生的高峰期在25∼45歲的女性[註2],經研究調查,台灣女性因檢查檢驗方式不同而有1∼30%不等的盛行率。
緩解COVID-19長期後遺症 中醫調理4處方
2022/4/18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成因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來自於病毒雖從病人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
延緩「失智」海嘯 中醫頭皮針有解方
2022/4/15失智症就是老人癡呆嗎?日本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台灣則統一稱為「失智症」。正常老化的認知功能退化,只是輕微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並不會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交能力。
頭頸癌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減輕副作用、有效控制病情
2022/3/30頭頸癌指的是頭頸部發生的癌症,包含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唾液腺癌、口腔癌等。根據各國的研究報告,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歸納出不同的癌症和不同的期別(TNM staging)都有適合的治療方法。大部分第3期、第4期的頭頸癌除了手術治療外...
對治習慣性流產,中醫調理保孕到
2022/3/28一般而言,發生單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15%,連續兩次自發性流產的機率約為2%,而連續3次發生流產的機率為0.4~1%。目前臨床上大約只有 50%的患者可以確定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沒有確定診斷,對懷孕的媽媽跟其家庭都造成身心上的影響。
自我評估「肌少肥胖症」 中醫調養增肌又減脂
2022/3/24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