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胃癌治療後更要吃出體力來
2020/4/20晚期胃癌的治療方式多為胃部切除手術合併化學治療,胃部切除後,易有腹脹、傾食症候群、貧血及脂肪痢等現象;化療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腹瀉等,致使飲食攝取減少,再加上腫瘤造成代謝改變,增加了身體對熱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營養不良的問題...
腎臟亮紅燈 中藥忙救援
2020/4/17年歲漸長,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如果又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卻控制不良,或是有腎絲球腎炎、誤用止痛藥物等情況,極易轉變為慢性腎臟病,不但加速腎臟功能的惡化,到了最後,甚至需要洗腎治療。臨床上,這樣的病人屢見不鮮。
精準營養 輔助癌症治療
2020/4/15基因學、代謝與蛋白質組成,可促進我們了解癌症代謝的多樣性。在腫瘤的分類中,有研究提出精確醫學的有效性,營養素與某些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精確的癌症營養治療。
月經遲到人又爆肥? 原來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作祟
2020/4/8台灣女性因為基因差異、先天毛囊數目較少,在多毛症、肥胖、黑色素棘皮症的表現上都不像西方婦女常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包含其他症狀,例如:肥胖(特別是腹部的肥胖)、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以及胰島素阻抗所造成的血糖不穩定...
台灣防疫快精準!國際減重外科網路會議演講「防疫有成5要點」
2020/4/2黃致錕院長在此次網路視訊會議熱門講題中(IBC-Hot Topic),對減重代謝外科醫療人員分享「面對新冠肺炎,台灣為何比亞洲各國能有效的控制疫情」,在會議中他談到他認為台灣防疫成功的五個…
新冠肺炎威脅大 居家血液透析不用怕
2020/3/25台灣有8萬多名血液透析病人,每周必須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透析3次,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如何避免群聚感染是民眾關心的議題。中國附醫腎臟醫學中心血液透析室主任郭慧亮表...
堅果可對抗與老化有關的慢性病
2020/3/2目前,國人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更多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其相關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與肥胖,是全球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佔全世界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
再忙,也要喝杯咖啡?
2020/2/24咖啡是最受歡迎和消費最廣泛的飲料之一,主要是由於它對中央的刺激作用及味道和香氣。咖啡含有800多種揮發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咖啡因和綠原酸是最常見的化合物。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喝咖啡可能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和肝病,另外,前瞻性研究...
微量營養素與免疫功能
2020/2/17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影響先天和細胞免疫功能,也會抑制免疫功能,導致對感染的反應失調,而增強了病原體的毒力。持續感染會改變營養素代謝途徑,並加劇微量營養素損失造成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