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卵巢早衰面臨不孕危機?中醫推薦從飲食調養做起、呵護卵巢
2021/4/1卵巢早衰,或稱為原發性卵巢功能低下 (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意指 40 歲以前便發生卵巢功能的衰退,並可能出現月經遲延、月經量減少、潮熱等類更年期症狀。因為女性一般在 45-55 歲才停經,如果 40 歲以前便出現疑似更年期症狀,醫師通常會再依據...
對抗乳癌不孤單 中醫輔助減緩療程不適、避免副作用
2021/3/31乳癌現行治療方式趨於多元,根據不同的荷爾蒙受體(ER、PR)、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及細胞增殖指標(Ki67)等多種生物特性做分型、年齡及停經與否,制定不同的個人化治療計劃,西醫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
咳漏尿,尿急也漏尿!手術加肉毒桿菌素注射改善「混合性尿失禁」
2021/3/19若婦女同時有以上兩種尿失禁,該怎麼辦?鄒頡龍主任指出:「混合型尿失禁」其實相當常見,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尿失禁困擾的婦女屬於混合型尿失禁。傳統上會優先治療較嚴重的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漏尿明顯的患者先選擇手術;如果是急迫性尿失禁較嚴重
AMH過低當心卵巢早衰與不孕 中醫治療恢復一線生機
2021/3/16卵巢早衰又稱早發型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40歲以前出現閉經,伴有不孕、性慾下降、潮熱多汗、陰道乾澀等雌激素不足表現。卵巢早衰佔不孕因素的15~25%,近年發生率逐年升高,並有向低齡化發展趨勢。
一定要運動 身體給你的功課
2021/2/23運動可促進健康,減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並且運動對各年齡層都有好處,兒童規律運動能降低成年後被慢性病纏身的機率,年長者多從事強化肌肉和平衡的運動,有助於預防跌倒,可改善自我照顧功能。
定期乳癌篩檢 別讓腫瘤坐大
2021/2/2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發生高峰約在45-64歲之間,每年有近 75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而死亡。乳癌的高危險群如下: 1.家族有乳癌病史(媽媽、姊妹、女兒⋯) 2.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3.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4.未生過孩子或在30歲後才生第1胎...
跨性別男性化賀爾蒙療法
2020/10/26跨性別賀爾蒙治療的關鍵原則是盡可能地達到與個人的所認同之性別環境,以減緩性別不安,這其中包括一些抑制的內源激素或替代療法的賀爾蒙。賀爾蒙療法會部分影響生殖功能,因此治療前的完成心理諮商(沒有限制評估的次數)是必需的。
乳癌治療期的照護
2020/9/24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終生罹患乳癌的風險,在美國女性診斷率為12.4%,這疾病每年佔新癌症診斷的15%。在台灣乳癌為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年齡層約在45~69歲之間。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69.1%(每十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