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吃不下、便不通」 竟是大腸癌腸阻塞!別擔心金屬支架助暢通
2022/2/16一旦出現飯後容易腹脹、食慾減退,排便不順等症狀,小心可能是大腸癌警訊!60歲的賴女士為上班族,1個多禮拜前發生連續多天沒有排氣、排便,甚至因腹部鼓脹嚴重導致走路困難,她先到急診就診,腹部電腦斷層懷疑,因為大腸腫瘤造成大腸阻塞,引起「吃不下、便不通」,需緊急治療。
消化性潰瘍有隱患 飲食療法減輕不適
2021/4/20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慢性發展性的疾病,由於腸胃道黏膜損傷而失去保護作用,其併發症(糜爛、出血和穿孔)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消化性潰瘍出現在十二指腸和胃臟的比例最高,好發年齡層為30-60歲,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
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 搶救百歲人瑞重拾樂活人生
2021/4/7101歲陳賴阿嬤因突發呼吸困難,由家人送至急診室就診,心跳僅47下,診斷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斷,出現肺水腫,但意識清楚,經醫病密切溝通後,接受「新型左束支起搏節律器」置入手術,治療後阿嬤恢復良好,心臟無力與呼吸困難情形獲改善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2020/10/28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
AI搶救心肌梗塞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落地急診
2020/10/21許凱程主任表示,面對急診醫療壅塞及非典型病徵之情形,中國附醫人工智慧醫學診斷中心 (AI中心) 許凱程主任與心臟科醫師團隊聯手打造「人工智慧輔助急診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利用AI演算法之分析心電圖訊號變化…
心肌梗塞? 不是啦,是胃食道逆流!
2020/9/9胃食道逆流是長期困擾許多男女的疾病,就連電視上都經常出現「工作緊張飲食不正常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這樣的廣告詞,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藥物在藥品銷售排行榜上也一直是名列前茅。那到底什麼是胃食道逆流呢?
心肺替身葉克膜 急症處理的幫手
2020/6/18在臺灣,ECMO俗稱「葉克膜」、「葉醫師」,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第一個字母的簡稱,中文為體外膜氧合器,就是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來取代人體的心肺,利用機器來幫病人提供心臟及肺臟功能。
工作不慎釘槍反彈刺入眼「植入人工水晶體」矯正視力恢復 1.0
2020/4/29患者鄭先生工作時,因釘槍打歪反彈刺進眼球,被送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隨即接受緊急眼科手術,將鐵釘和受創的水晶體一併取出,並將眼球修補。待患者傷口穩定後接
臺灣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全亞洲之先河
2020/2/11國際上已將病人自主定位為人權的行使,但是在尊重病人自主的同時,也需要保障其善終的權益與維繫醫病關係的和諧。病人、家屬和醫護之間均有溝通並清楚明瞭病人意願,讓病人擁有知情權、選擇權與決定權,以簽署意願書或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來彰顯病人自主權...
急性心肌炎難捉摸 更可怕的是猛爆性心肌炎
2019/12/17急性心肌炎大多數是因為病毒突然入侵心臟肌肉造成的。未成年者以腸病毒居多,成年人則通常找不到確切的病毒源,只有在流感流行期會發現有些是流感病毒所致。因為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一旦有了急性心肌炎,或多或少會在幾天前甚至1-2週前就有感冒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