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染疫竟轉「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重症 智慧醫療輔佐團隊 逆轉命危 35天康復出院 國際龍頭醫學期刊發表亮麗成果
2022/10/546歲的張小姐,驗出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後張小姐病情急轉直下症狀加劇,出現嚴重呼吸衰竭,被診斷罹患「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負壓隔離加護病房,緊急啟用葉克膜暫時替代她的肺部功能,並組成跨科「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團隊」,運用智慧醫療系統,即時監測數據變化施以關鍵呼吸治療-「肺保護通氣」。臨床文章發表在期刊影響力指標(Impact Factor)19.3高分的國際期刊外,陳韋成醫師獲得國內外獎項的肯定,台日急重症聯合學術會議最佳首獎報告獎,台灣急重症品質獎
染疫後爆瘦10公斤好嚇人!中西醫合治 拯救七旬阿姨「新冠後肌少症」
2022/9/1470歲吳阿姨確診新冠肺炎後,容易咳嗽、胸悶易喘,呼吸道發炎症狀持續不退,更在一週內體重驟減10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吳阿姨趕緊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門診尋求治療後,吳阿姨不僅咳嗽解除,呼吸道發炎症狀緩解,流失的肌力也逐漸回復。
求子七年喜獲三寶貝 精準化試管嬰兒療程 助圓夢
2022/9/740歲黃女士7年前結婚後,半年後依舊沒消息。黃女士轉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張訓銘主任專業評估後,建議接受精準化試管嬰兒療程,黃女士順利取得 18個成熟卵子,經由體外受精獲得15個胚胎;為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症,黃女士將所有胚胎冷凍保存,再由醫師評估出最佳的時間點,將胚胎進行植入。歷經漫長求子過程與等待,黃女士終於懷孕,試管療程成功
七旬翁無煙史 因腹痛健檢意外揪出近2公分肺腺癌
2022/8/1070歲王阿伯,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史,最近因腹部常感不適,至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進行整體健康檢查,沒想到很注意養生的王阿伯,竟罹患肺腺癌。林文元醫師表示,王阿伯的案例其實很常見
大腸腫瘤不一定要開刀?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術 讓體外無傷口
2021/10/20張安迪醫師指出,過往對於大腸內較大的腫瘤,只能選擇外科結腸切除手術,隨著內視鏡技術的進步,針對一些較大型的癌前或早期癌腫瘤,可以在無須開腹的情況下,利用內視鏡黏膜下腫瘤切除手術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具有無體外傷口、術後恢復快以及提升長期生活品質之優點
性別重置手術(變性手術)-平胸手術
2021/10/19平胸手術是變性手術中男性化認同中重要的一環,該手術涉及乳腺組織切除、多餘皮膚的修整、乳頭正確位置的調整以及疤痕最小化,不同於男性女乳症的手術,平胸手術會多需要考慮較多的皮膚切除及乳房下垂的問題,因此術式上會部分有所不同。
內視鏡隆乳重建手術 還妳乳癌術後新美麗
2021/10/640歲陳小姐在洗澡時摸到乳房有腫塊,就醫確診為乳癌,經轉診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接受全乳房切除並同時進行內視鏡乳癌義乳重建手術,恢復期短,身體少一刀疤痕,乳房重建自然、美觀...
酒癮誤終生 趕快戒酒吧!
2021/3/12酒精與一般成癮性藥品的不同之處,在於酒是經常出現在社交與慶祝場合的飲料,適量飲用不致帶來嚴重的後果,但也正因如此,酒精成癮的傷害特別容易被輕忽。有一個簡單的測驗,可以很快地篩檢出你是否有酒精成癮的可能性...
手術新標竿-達文西機器手臂 攝護腺根除手術(Robot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surgery)
2021/3/10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生殖器官,主要的功能為製造精液。這是一小巧的器官位於膀胱的下方、直腸前方,並包圍著尿道,只有核桃般大小,且位於一個相當深而且小的骨盆腔裡,因此,在探索與接觸治療上相當不易。
預防癌症這樣做就對了
2021/2/10癌症在美國和臺灣都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在臺灣佔總死亡人數的28.6%,並在過去10年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有的癌症案例中,至少有1/3是可以避免的,可見預防癌症要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