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1天2顆原味核桃 護心益血管
2021/2/22在堅果家族中,許多研究已發現核桃對健康有特別的益處。比起大多數其他的堅果類,核桃含有較高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a-亞麻油酸,此脂肪酸是維持人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必需脂肪酸,能夠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和保護心血管。
膽囊裡有石頭
2020/12/29膽囊連接於肝臟下方,外觀為一袋狀,長約8~12公分,為一個可伸縮的囊狀物,主要的作用是濃縮及儲存肝臟所產生的膽汁,膽囊本身並沒有製造分泌膽汁的功能。人體的肝臟每天約產生約800~1000CC的膽汁,這些膽汁經由肝內膽管流至總肝管再經由膽囊管進入膽囊內...
留住記憶 豐富你的腦力存摺
2020/10/23流行病學研究證實,採行地中海飲食,攝取較高比例的魚肉、蔬菜、水果,認知能力會比較好。另有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可降低7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多攝取全榖類、豆類、蔬果、堅果,並多食用富含 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以及選用橄欖油...
堅果可對抗與老化有關的慢性病
2020/3/2目前,國人平均壽命為80.4歲,其中男性77.3歲、女性83.7歲,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更多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其相關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與肥胖,是全球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佔全世界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
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2020/1/7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主要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的特徵是記憶力、語言逐漸喪失認知能力,而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是嚴重的運動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姿勢反射減弱和運動遲緩。
寒冬切莫補過頭 慢性病患更要節制
2019/12/25傳統進補的食材多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與酒、麻油及中藥材一起燉煮,如果再加上湯底、沾醬,熱量驚人。雖然吃的時候暖洋洋,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慢性病如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
火鍋添暖意 知所取捨健康吃
2019/12/23吃火鍋宜適量,去浮油,少喝湯,多喝水;蔬菜宜趁新鮮吃,煮熟後放置過久,蔬菜內富含的硝酸鹽類會還原為亞硝酸鹽,食用後進入血液,會使紅血球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阻礙血液正常帶氧功能,嚴重時可能出現嘔吐現象,甚或造成昏迷。
預防黃斑部病變 護眼大將:葉黃素
2019/10/23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退化的疾病。患者會漸漸發現有視物模糊變形、看直線扭曲等現象,發展到最後可能失明。黃斑部病變通常是兩側發作,單眼喪失視力的年齡平均是65歲,以後每年約有12%的人另一眼也受到侵犯,到了70歲...
好「膽」嘜走 細說膽結石與急性膽囊炎
2019/5/27急性膽囊炎:症狀包括右上腹痛、發燒,白血球會上升。大約90%的病人有膽結石,是因結石阻塞膽囊出口或膽囊管而引發,另5-10%的病人並無膽結石。慢性膽囊炎在組織學上是指慢性發炎性的細胞浸潤
糖尿病友這樣吃 血糖控制沒問題
2018/12/21隨著生活水準提升,受到運動與活動量大幅減少與飲食精緻化的影響,糖尿病人口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糖尿病顯然已成為國人的富貴病!深入瞭解飲食原則與外食技巧,定時定量、均衡攝取,美食當前也不會無法品嘗的遺憾。良好控制血糖的必要方法就是控制飲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