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尿路一線牽 腎臟結石令人愁
2020/10/16尿路結石是常見的泌尿道疾病,據統計,國人發生率約為15%,好發於30-50歲, 男女比率約3:1。尿路結石的症狀多為劇烈腰痛或血尿,但也有許多患者並無明顯症狀,而是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有尿路結石,其成因多半與水分攝取過少、飲食內容及經常憋尿有關。
胃內水球加肉毒桿菌注射減重 重度肥胖女穿上夢想的貼身禮服
2020/8/5劉家嘉醫師在2019年發表針對亞洲肥胖族群「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方式之後,其團隊繼續研究『歐貝拉胃內水球合併胃內肉毒桿菌注射』,可緩解傳統單放水球所導致之噁心嘔吐,胃痛等不適感...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
腎臟亮紅燈 中藥忙救援
2020/4/17年歲漸長,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如果又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卻控制不良,或是有腎絲球腎炎、誤用止痛藥物等情況,極易轉變為慢性腎臟病,不但加速腎臟功能的惡化,到了最後,甚至需要洗腎治療。臨床上,這樣的病人屢見不鮮。
阿玆海默症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認知功能與飲食營養
2020/1/7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主要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的特徵是記憶力、語言逐漸喪失認知能力,而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是嚴重的運動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硬,姿勢反射減弱和運動遲緩。
寒冬切莫補過頭 慢性病患更要節制
2019/12/25傳統進補的食材多為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與酒、麻油及中藥材一起燉煮,如果再加上湯底、沾醬,熱量驚人。雖然吃的時候暖洋洋,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慢性病如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
火鍋添暖意 知所取捨健康吃
2019/12/23吃火鍋宜適量,去浮油,少喝湯,多喝水;蔬菜宜趁新鮮吃,煮熟後放置過久,蔬菜內富含的硝酸鹽類會還原為亞硝酸鹽,食用後進入血液,會使紅血球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阻礙血液正常帶氧功能,嚴重時可能出現嘔吐現象,甚或造成昏迷。
音聲手術與語言治療 幫你重拾好聲音
2019/11/22如果聲帶有病灶或彈性變差,說話就會變音走調;如果聲門閉合打開的動作有了異常,說話就會出現漏氣音,甚或在進食時,食物可能誤入聲門而掉進氣管。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酸逆流會使聲帶發炎、水腫或有肉芽增生...
反覆性風濕症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風濕病
2019/8/14反覆性風濕症是一種會造成關節或關節附近軟組織陣發性發炎腫痛的風濕疾病,最早是在西元1944年,美國的Hench和Rosenberg兩位醫師學者,針對34位在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醫治的反覆性風濕症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將此一特殊的風濕病予以命名並沿用至今。